2021年6月9日,北京——Gartner预测指出,伴随区块链技术的持续发展,中国正面临着超过75万的人才缺口。若未能加大对区块链领域人才的培养力度,未来区块链产业将面临人力资源短缺的严峻挑战。人才供需失衡可能成为制约该行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根据IDC发布的《全球半年度区块链支出指南》,2022年全球区块链市场的规模有望达到139.9亿美元,其中,中国区块链市场支出规模预计将在2023年攀升至20亿美元。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区块链行业扶持政策方面表现出积极态度,强调区块链技术与各领域的融合应用。这推动了中国区块链产业的区域集聚发展,企业数量显著增长,截至2020年,已累计有近48,000家区块链企业在活跃运营。
未来解决区块链行业人才结构的关键在于加强跨行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然而,当前的挑战在于区块链人才培养周期较长,且高校教育体系尚未充分适应这一需求,导致人才供需不平衡日益显现。
区块链行业薪资水平显著提升,尤其是区块链开发工程师的平均年薪达到了45-46万元,薪资增长率高达9.82%,但同时,该行业的人员流动率也达到了10.04%。这反映出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与竞争激烈。
区块链行业呈现出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及湘黔渝四大产业集聚区。环渤海地区以北京、青岛为核心,辐射天津、河北、山东等省份;长江三角洲地区则以上海、杭州为主导,向南京、苏州扩展;珠江三角洲则聚焦深圳、广州,辐射佛山、海南;湘黔渝地区则以贵阳、重庆、长沙为中心,带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区块链产业。
据统计,区块链行业人才结构中男性占比远超女性,经验集中在3-5年的中青年群体,学历层次以本科及以上为主。然而,随着行业快速发展,人才供需之间的差距依然显著。中小企业在区块链人才招聘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而大型企业的需求也在逐年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区块链行业的招聘需求主要集中在互联网、游戏、软件、金融等行业,显示出其广泛的行业应用前景。
区块链技术因其可追溯性、不可篡改性等特性,在数字经济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成为国家发展数字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各地政府积极出台政策支持区块链行业发展,但在人才培养方面,政策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以应对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
面对区块链行业人才供需错位的现状,需要从人才培养机制、政策导向、人才标准等多个层面入手,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以适应区块链技术快速发展的需求。同时,强化行业与教育界的合作,构建更加完善的区块链人才培养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