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统治世界受挫!美国法院判定AI不能被认定为专利发明者
作者头像
  • 李晓虹
  • 2021-09-09 09:11:32 3077

摘要:

近期,人工智能(AI)领域内的一场法律争议揭示了技术进步与现有法律体系之间的界限。美国联邦法官莱奥妮·布里科马裁决,根据现行法律,AI无法作为美国专利的发明人身份出现。这一判决源于斯蒂芬·塞勒提出的诉讼,塞勒是人工智能发明者项目的成员,该项目旨在推动AI应被认定为专利发明人的理念。

详细内容:

在当前科技环境中,人们对AI可能主导世界的担忧似乎并未成为现实。实际上,AI在法律框架内仍受限于其技术本质——它不能被视为具有发明创造能力的实体,因此无法获得美国专利发明人的身份。

这一判决的背景在于,AI被提议作为专利发明者参与专利申请过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AI系统“DABUS”。DABUS被塞勒用于一项专利申请中,涉及新型闪光灯和饮料容器的发明。然而,美国专利商标局对此提出了异议,理由是机器并非人类,因此不具备发明家的资格。专利局认为,机器是人类用来创造发明的工具。

布里科马法官的裁决支持了专利局的立场,指出国会通过的专利法明确规定发明者为“个人”,并且使用了“他自己”、“她自己”等词汇,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观点。法官还驳回了塞勒关于专利局需提供证据证明国会意图将AI排除在发明者之外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塞勒尝试在其他司法管辖区以DABUS为发明人提交专利申请,包括英国、欧洲、南非和澳大利亚,但遭遇了不同的结果。在中国,专利代理机构隆天知识产权公司指出,将DABUS作为发明人与相关法规不符。

此事件反映了法律体系在应对快速发展的AI技术时所面临的挑战,同时也凸显了国际间在法律解释和应用方面的差异。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技术革新,如何恰当地调整法律框架以适应AI的角色,将成为法律界、科技界以及社会共同关注的议题。

编者按:

人工智能作为科技前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法律领域的地位和角色正在不断被探索和界定。尽管AI在某些方面展现出超越人类的创新潜力,但在当前法律体系下,其作为发明人的身份仍然受限。这一裁决不仅体现了法律对于技术发展作出的适时反应,也为未来AI在法律体系内的角色定位提供了参考。随着科技的持续演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更新将是确保技术与社会和谐共存的关键。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李晓虹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美国法院发明者人工智能受挫判定定为统治专利不能世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