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览
11月2日,专注于手术机器人研发的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代码:02252.HK)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其招股说明书显示,发行价格为43.2港元。首日交易中,微创医疗的开盘价为39.8港元,较发行价低开7.87%,不过随后股价回升。截止到今日收市,微创医疗机器人的股价报每股市值45.8港元,总市值约为437亿港元。
微创医疗机器人成立于2015年,隶属于微创医疗集团,致力于研发及商业化手术机器人,旨在辅助外科医生执行复杂手术。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该公司在手术机器人领域是全球唯一具备覆盖腔镜、骨科、泛血管、经自然腔道及经皮穿刺等五大快速成长专业领域的全面产品组合的公司。
公司拥有近1,000名工程技术专家,形成集光学、机械、电子、控制、软件、计算和影像等多学科集成及平台化拓展能力于一体的全方位手术机器人创新平台,并建立了完善的产品研发、临床试验、注册认证、供应链管理和市场营销体系。
微创医疗机器人拥有三大旗舰产品:图迈Toumai腔镜手术机器人、蜻蜓眼DFVision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和鸿鹄骨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均已完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其中蜻蜓眼已在2021年6月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此外,公司还在研发六款新产品。
在财务表现方面,微创医疗机器人尚未实现盈利。在2019年至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期间,亏损净额分别为6,980.1万元、2.09亿元、4,896.6万元及2.43亿元,主要原因在于研发成本及行政支出较高。研发成本占经营开支的比例分别为85.3%、82.1%、81.8%及70.5%,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图迈及鸿鹄的注册临床试验进展及在研产品的开发导致研发员工数量及材料消耗增加。
随着全球手术机器人产业的不断发展,手术机器人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30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83亿美元,并预计在2026年将达到336亿美元。在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渗透率极低,2020年市场规模约为4亿美元。然而,鉴于中国庞大的患者群体和对微创手术需求的增长,市场潜力巨大,预计2026年将增长至38亿美元,届时中国市场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有望从2020年的5%提升至11%。微创医疗机器人的上市,为这一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
参考资料
注:以上信息为基于原文的改写版本,旨在提供一个不同表述的概览,而非直接引用原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