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览
根据市场研究与预测,全球3D打印假肢产业预计于2030年达到23亿美元(约160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7.7%,自2023年起至2030年。这项技术的发展意味着假肢的价格更为亲民,性能也更卓越。
3D打印假肢:革新医疗领域
3D打印假肢,一种利用3D打印技术而非传统减材制造法创造人体部分的技术,在医疗领域崭露头角。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更多人能够负担起这类医疗设备。3D打印假肢尤其适用于塑料制品,如矫形器和假肢,因为它们需要精确定制以适应每一位患者。
市场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
全球大约有3000万人需要假肢,3D打印技术的引入有望以更低的成本提高个人的可用性,特别是在偏远地区。这一趋势加上患者对舒适度和定制化的高度需求,共同推动了市场增长。Body Labs等公司的创新,如身体建模和3D扫描技术的进步,使个人能够个性化定制假肢,实现更加自然的贴合与外观。这与传统的生产模式截然不同。
COVID-19的影响与复苏
尽管COVID-19疫情初期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和制造业停工,特别是2020年的第一季度,但3D打印市场并未停滞不前。相反,它展现出显著的增长潜力,成为应对医疗设备供应短缺问题的颠覆性解决方案。2021年,主要参与者的销售额增长,预示着市场从疫情冲击中恢复,并有望在未来持续增长。
市场亮点与细分趋势
用户反馈与体验
用户对3D打印假肢的评价积极。Jeff Soelberg分享了其使用体验,表示重量减轻以及材质与设计的改进,带来了更高的强度、耐久性和易清洁性。仿生手臂Ability Hand则以其内置的传感器提供触觉反馈,使用户能够感知抓握物体的压力,从而体验到使用手指的感觉,甚至能精细操作物体。退役中士Garrett Anderson通过3D打印假肢重获与女儿接触的能力,强调了技术对生活品质的提升。
呼吁参与
南极熊诚邀您为我们的3D打印吉祥物起名,一起见证创新的力量如何塑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