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览
近期,半导体产业正加速向A股市场冲刺,灿芯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灿芯股份”)便是其中的一员。该公司已向科创板提交了招股书,并得到了受理,由海通证券担任其保荐机构。据传,灿芯股份在全球芯片设计服务领域排名第五,国内位列第二,与中芯国际有着深厚的渊源。
01 中芯国际的背景支持
灿芯股份的前身,灿芯有限成立于2008年7月,由香港灿芯出资设立,注册资本300万美元。经过一系列股权调整,直至2017年,开曼灿芯的股东将所持股份转回至灿芯有限层面。期间,公司经历了多轮融资,吸引了包括中芯国际在内的多家外部投资者。中芯国际,作为开曼灿芯的控股子公司,对其股权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
02 资本结构与关联交易
2020年,灿芯有限完成了新一轮增资,新增了湖北小米、火山石等机构投资者。目前,公司共有29家机构股东和3名自然人股东,但无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其中,庄志青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19.82%,中芯控股的持股比例从46.60%降至18.9761%,成为第二大股东。湖北小米和元禾璞华分别持有公司4.77%和3.18%的股份。
03 关键关联与供应链
灿芯股份与中芯国际的关系紧密,中芯国际的联席CEO赵海军兼任公司董事长。公司在采购晶圆方面主要依赖中芯国际,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累计采购金额超过18亿元,占营业成本的80%以上,中芯国际因此成为其最大供应商。借助中芯国际的技术支持,灿芯股份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经验,提高了客户产品的流片成功率,并获得了稳定的晶圆代工产能。
04 毛利率与业务构成
公司业务覆盖芯片定制服务的全流程,包括芯片定义、IP选择与授权、架构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设计数据校验和流片方案设计等。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从4.06亿元增至6.30亿元,净利润规模也随之扩大。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表现良好,显示出较强的“造血”能力。
05 利润率对比与市场前景
尽管公司业绩增长迅速,但综合毛利率保持在17%左右,远低于行业内其他可比公司的水平。这主要是由于业务结构差异所致。与芯原股份、创意电子、智原科技、世芯电子和锐成芯微等公司相比,灿芯股份在一站式芯片定制业务中表现出色,尤其是芯片设计业务的毛利率高于芯原股份,但低于锐成芯微;芯片量产业务的毛利率则均高于上述两家可比公司。
06 研发投入与市场竞争力
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数量持续增长,2021年达到了2810家,自2016年以来,设计环节规模占比超过芯片封测环节,成为集成电路三大子行业中占比最大的领域。然而,行业竞争激烈,研发投入成为关键。尽管灿芯股份的营收规模不断扩大,但其研发费用率仅为5.49%,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近20%。这可能影响其在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上的表现,尤其是在先进工艺节点的设计服务领域。
07 结语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灿芯股份需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身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随着A股市场对半导体企业的关注加深,公司需持续优化产品和服务,确保长期稳健发展。毕竟,半导体行业的快速迭代和竞争压力要求企业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