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亿大蛋糕,国产机器人有哪些突围机会?
作者头像
  • 李育妍
  • 2023-02-08 19:46:21 3049

导览

近期,A股市场中的机器人板块呈现持续高涨态势,各概念股票轮流攀升。神思电子、中航电测、绿的谐波、鸣志电器、禾川科技、大族激光、中大力德等多只股票表现亮眼。

市场间流传着特斯拉计划于3月发布机器人原型Tesla Bot Optimus的消息。天风证券对此表示,市场对于特斯拉的机器人产品“擎天柱”(Optimus)的开放预订抱有强烈期待,预计订单量将达到10万台级别。

未来,全球机器人产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自2016年机器人产业发展纳入“十三五”规划以来,一系列旨在支持机器人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个部门联合发布了《“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目标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凸显了这一领域的战略地位。

据艾媒咨询的数据预测,到2027年,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接近6000亿元。其中,服务机器人市场的潜力尤为显著,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59.2亿元,且有望超越工业机器人市场。

机器人渗透率被视为衡量国家工业智能化水平的关键指标。尽管起步相对较晚,我国机器人市场,特别是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发展仍处于追赶阶段。为改变现状,国家高度重视并致力于攻克技术难关。

核心技术突破

在机器人产业的核心技术领域,如控制器、伺服系统与减速器,我国企业正努力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在伺服系统领域,埃斯顿与安川电机等企业的产品性能与国际顶尖水平相当。埃斯顿更是少数能够提供机器人全产业链解决方案的国内企业之一。

雷赛智能在伺服技术方面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与比亚迪、大族激光、立讯精密等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2020年,得益于光伏、锂电、物流、防疫等行业的高速增长,雷赛智能的伺服系统业务收入增长显著,达到1.66亿元,成为公司第二大业务。

汇川技术在伺服系统市场占据国内领先地位,其市场份额位列内资品牌之首。2021年上半年,通过供应链管理、芯片库存策略以及抓住外资企业芯片短缺的机遇,汇川技术大幅扩大了市场份额,通用伺服业务收入增长133%,市占率从10%提升至15.4%,稳固了其在国产伺服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减速器领域同样展现出国产替代的潜力,绿的谐波在谐波减速器领域拥有明显优势,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国产机器人品牌,市场份额约60%,为埃斯顿、埃夫特、GSK、新松等企业提供关键零部件。

细分领域机遇

在细分领域方面,国产机器人厂商应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向:

  1. AGV机器人:作为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机器人类型,AGV机器人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电商行业渗透率的提升与智慧物流的发展,AGV机器人市场有望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2. 高增长的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传统重点市场如汽车与3C电子领域逐渐饱和,增速放缓。相比之下,食品饮料、光伏、锂电等细分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特别是在光伏发电和新能源车领域,国内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为国产服务机器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服务机器人崛起

与工业机器人面临外资主导的局面不同,服务机器人领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国内企业在服务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化方面已与国际品牌齐头并进,部分产品在市场化应用上甚至领先全球。

当前,国内服务机器人在清洁、餐饮、酒店、医疗、配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虽然清洁机器人领域已有科沃斯、石头科技等上市公司,但在其他服务机器人领域,大部分企业仍处于初创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医疗服务机器人领域,如直觉外科公司的达芬奇手术系统,其市值高达120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四大工业机器人家族市值之和。因此,关注服务机器人企业的上市机会显得尤为重要。

策略与展望

面对机器人产业的挑战与机遇,国产品牌需勇于探索,尤其应注重在服务机器人等高增长领域加大投入,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布局,共同推动我国从机器人产业大国向强国转变,实现工业化的全面提升。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李育妍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突围机器人蛋糕国产哪些机会6000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