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技领域的一则重要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深圳市越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越疆机器人”)宣布启动了A股IPO进程,而节卡机器人也在同一时期开启了上市流程。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协作机器人产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上市潮”。
作为全球领先的柔性智能机器人品牌,节卡机器人以其独特的用户思维和深厚的技术积累,致力于打造高效、灵活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以满足各行业的需求。其产品线覆盖六大系列,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3C电子、半导体、新能源等工业领域,以及新消费、新零售、教育等多个商业领域。
近期,节卡机器人凭借其在3C电子行业精密涂胶、汽车行业销轴加工、智慧餐饮行业辅助配餐的出色应用案例,被纳入上海市首批《智能机器人标杆企业与应用场景推荐目录》,彰显了其在技术创新与行业应用上的领先地位。
近年来,机器人行业尤其是协作机器人领域迎来了资本的热捧,众多国产厂商在技术创新与市场布局上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上半年,协作机器人领域共吸引了超过40亿元的投资,其中不乏数亿元的大额融资事件。节卡机器人更是在D轮融资中创下行业内的单笔最大规模,达到10亿元,凸显了市场对其未来潜力的高度认可。
自1996年协作机器人概念由美国西北大学的两位教授提出,至2008年丹麦优傲公司的UR5机器人投入使用,协作机器人领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然而,自2015年起,国内机器人厂商凭借创新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国际品牌的超越,特别是在力控技术的集成与应用上,引领了第二代协作机器人的快速发展。
《2022年中国协作机器人技术发展报告》指出,2021年,国产协作机器人的市场份额已超过90%。在2022年上半年,尽管整个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长乏力,但协作机器人的增速显著高于平均水平,同比增长达到了惊人的22.2%。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国产协作机器人技术的成熟与竞争力,也为国产机器人在全球市场上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对市场的波动与挑战,国产协作机器人企业正以坚定的步伐迈向更加广阔的舞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市场策略的优化,国产协作机器人不仅有望在全球市场上占据更重要的位置,更有可能引领全球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趋势。对于机器人产业而言,这不仅是技术革新与市场扩张的过程,更是推动产业升级与创造更多社会价值的关键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