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投中网”(ID:China-Venture),作者:张雪,编辑:张丽娟。聚焦于以色列——一个仅有900万居民却在全球创业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的“创新之国”。2021年,以色列人均风险投资量是美国的28倍。
正文:
被誉为“创新之国”的以色列,虽国土面积不大,却以其高度集中的创业生态系统闻名于世。在其创新氛围的滋养下,以色列在2021年实现了人均风险资本投资量远超美国的惊人成就。
马云曾从以色列汲取了创新与勇于挑战的精神,用中国古话形容,这就是“虎刺怕”,代表一种引领潮流、敢于冒险的先锋精神。
以色列科技行业的创新风向标不断更新,近期公布的2023年三大新技术趋势包括集成光子学、超材料与超表面以及黑水蝇养殖。这些趋势不仅展示了以色列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前瞻性和多样性,也为全球科技领域带来了新的启示。
以色列创业生态的独特之处:
独角兽的繁荣:过去三年间,以色列诞生了74家独角兽企业,占总数的75%,其中2021年尤为亮眼,诞生了两家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公司:金融科技独角兽Rapyd与网络安全公司Snyk。
融资与上市的高峰:2021年,以色列初创企业吸引了全球目光,私人投资基金和养老基金的加入为科技融资注入活力。同年,57家以色列公司上市,筹资总额近40亿美元,是前一年的三倍。
疫情下的韧性:2022年,面对全球危机,以色列科技行业展现出强劲韧性。疫情并未阻碍其独角兽企业数量的增长,反而加速了全球化进程,凸显了小型和年轻公司在适应新市场和客户需求方面的优势。
以色列创业模式的启示:
全球化导向:以色列初创企业多在成立初期便确立全球化战略,疫情的影响反而促进了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
连续创业者文化:以色列创业者多为连续创业者,注重产品验证和口碑效应,而非全程主导公司发展,这为后续项目的快速迭代提供了可能。
资金链国际化:以色列本土基金偏好偏早期投资,而后期阶段则吸引来自美国、欧洲、日本及中国的投资,形成一条涵盖全球的创业资金链。
中国投资者的角色与机遇:
早期布局:自2010年起,中国投资者开始关注以色列市场,战略投资者、合作基金和少量母基金参与其中,重点关注网络安全、软件和前沿科技等领域。
合作与挑战:尽管面临政策限制和市场适应性问题,中国投资者仍尝试引入以色列优质项目。近年来,一些风投城市如合肥、青岛和苏州已开始探索以色列企业在中国的落地。
调整预期:中国企业在与以色列企业合作时,需认识到后者在特定领域的深度钻研,而项目成功上市及规模化发展的关键在于互补能力的整合与优化。
结语:
以色列以其独特的创新生态和创业模式,成为全球科技投资的重要参考。中国投资者通过学习和借鉴其经验,不仅能在全球范围内捕捉更多投资机会,也能促进中以两国在科技领域的深入合作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