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跨境电商利润率探析
近来,Shein新一轮融资情况的报道引起广泛关注,指出其2022年营收达300亿美金,净利7亿美金。尽管外界对于此类信息的真实性存疑,本文旨在探讨跨境电商行业的利润率问题。
在分析Shein的业绩时,我们注意到其2021年营收约为200亿美金,利润11亿,而2022年受不可控因素影响,收入增长至300亿美金,利润降至7亿。据此,Shein的净利润率从2021年的5.5%下降至2022年的2.3%,虽看似不高,但对于已将规模效应与供应链效率发挥至极致的Shein而言,这一成绩实属不易。
深入分析,一件售价5美元的商品仍能产生净利润,这已成为行业内的奇迹。相比之下,海外新兴品牌的利润率则显得黯淡无光,如Allbirds和Warby Parker等品牌,其利润率甚至为负数。此外,据行内人士透露,Shein的员工成本相较于传统行业虽略高,但并未达到互联网企业的极端水平。
此背景下,跨境电商的利润率究竟如何计算?是否真的存在赚钱的空间?通过对比Shein与行业巨头如Inditex、优衣库及耐克等的利润率,我们发现,尽管国际巨头的利润率较高,但中国跨境电商的净利率大致在5%至10%之间。这一数据与Shein2021年的利润率相接近,考虑到2022年特殊情况下,我们可以合理推测中国跨境电商的平均利润率大致在这个范围内。
在讨论利润率时,我们还需关注不同规模企业间的差异。跨境电商行业存在着两种生存模式:一种是小型团队,如夫妻老婆店,其利润主要源于经营现金流,规模虽小但运营成本较低,利润可观;另一种则是大型集团,如各大卖家和站群,其利润主要依赖于管理模式的杠杆效应。然而,这两种模式均面临着各自的挑战,尤其是在利润率提升困难、人员成本上升以及库存风险增大的情况下,中间阶段的企业往往承受较大压力。
电商的核心在于商品交易,而这一传统模式的利润空间往往来源于对各个环节的精细优化。Shein之所以受到赞誉,正是因其能在低价策略下实现盈利,但即便如此,行业对于利润率的担忧依然存在,这或许解释了Shein近年来向平台模式转型的原因之一。
平台模式被视作一种理想的商业模式,许多陷入利润困境的公司会将其作为救星。然而,平台的利润并非必然更高。以亚马逊为例,2022年其出现罕见亏损,尽管亏损部分包含投资损失,但仍反映了平台模式面临的挑战。
综上所述,跨境电商企业面临着在极致卖货与转型平台间的选择。究竟是深耕商品销售,追求实物利润率的最大化,还是转向平台模式,探索全新的商业模式?这成为跨境电商行业亟待解答的关键问题。此外,上市融资虽能提供现金流,但若最终发现赚钱的主要途径在于吸引投资者而非服务消费者,这无疑会引发对业务价值的质疑。这是Shein、Temu、Amazon等公司及其用户共同面临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