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览
本文摘自微信公众号“互联网法律评论”(ID:Internet-law-review),由Skadden律师事务所律师Stuart Levi及Anita Oh撰稿,译者为“互联网法律评论”。
焦点事件:著名奢侈品牌爱马仕(Hèrmes)与艺术家梅森罗斯柴尔德(Mason Rothschild)之间的一场商标侵权纠纷,被认为是NFT领域的首例商标案。此案在纽约南区的美国地方法院进行了审理。
争议核心:
罗斯柴尔德创作的“MetaBirkin”NFT——一款灵感源自爱马仕经典铂金包的模糊人造毛皮手袋的数字图像,引发的讨论是,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是否受到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还是构成了对奢侈品牌的知识产权侵犯?
判决结果:
经过为期三天的审理,美国联邦陪审团裁定罗斯柴尔德对“MetaBirkins.com”域名的商标侵权、商标淡化及非法抢注行为负责,并需支付Hèrmes 133,000美元的赔偿金。
后续影响:
尽管罗斯柴尔德表示将提出上诉,但此次判决为寻求在数字领域内保护知识产权的品牌提供了初步的指引。
艺术家视角:
罗斯柴尔德坚持认为,其创作的NFT作品“MetaBirkins”是受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的“对现有时尚文化地标的艺术评论”,类似于时尚界的“无皮草运动”。他主张,将其作品作为NFT出售,与将它们作为实体艺术品出售并无本质区别。
法律解析:
案件中,Hèrmes指控罗斯柴尔德侵犯其商标权,包括商标侵权、商标淡化和域名抢注。Hèrmes认为,罗斯柴尔德的NFT创作意图误导消费者,与品牌产生混淆。此案的审理涉及如何在艺术创作与商标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
判决依据:
Rakoff法官在审理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是选择适用的商标侵权测试,是遵循Rogers v. Grimaldi中的艺术作品测试,还是采用Gruner + Jahr测试。最终,法官选择应用Rogers测试,强调了作品与商标之间的艺术关联性及是否存在误导性的重要性。
判决影响:
法官指出,Hèrmes必须证明作品与商标之间的艺术关联性不足或存在误导性,才能认定侵犯商标权。同时,法官强调了金钱动机并不影响适用Rogers测试的条件。
结论:
MetaBirkins案标志着NFT领域商标保护的首次探索,预示着未来在数字艺术与传统知识产权保护间的碰撞将更加频繁。品牌持有者应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以便在未来类似的案件中做出合理的法律应对。
请注意,上述内容为改写版本,旨在保留原文核心信息的同时,以不同的表述方式呈现,以符合改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