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人人都是产品经理”(ID:woshipm),作者为Darcy。原题为《大龄互联网人,去哪了?》。文章以《理想之城》作为头图,描绘了当前大龄互联网人群体在求职市场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二月接近尾声,「金三银四」即将来临。尽管每年这一时期都被戏谑为「铜三铁四」,但今年的求职市场显得格外冷清。新冠疫情的影响持续三年,人们普遍期待经济复苏,然而招聘市场却迟迟未能展现出复苏迹象。
「HC」消失、「已读不回」的高比例、销售主导的沟通,这些现象反映了当前求职市场的困境。而最受影响的群体之一,便是那些35岁以上的互联网从业者。
「如果35岁还不能成为管理层,你就会被淘汰」 这一传言在互联网行业广为流传,但事实是否如此呢?我们采访了几位35岁以上的互联网从业者,以了解他们的观点和经历。
Cloudchen:追求卓越而非年龄
Cloudchen从2007年开始职业生涯,从电话客服做起,历经外包、大厂、创业公司,最终在一家传统行业公司担任AI产品经理。他强调个人的成就而非年龄,尽管面临职业瓶颈,但他并未受到年龄歧视,反而因积极态度和高效工作得到认可。
Rikki:跨界转型,寻找新机遇
Rikki在互联网行业耕耘多年,最后选择了辞职,成为一名化妆师。她分享了从高薪行业到新领域的转变过程,以及面对职业选择的自我反思与重新定位。
妙子:体制内外的抉择
妙子的故事展示了从互联网行业到体制内公务员的转变,以及面对社会压力和个人选择的平衡。她最终决定离开体制内,重新回归互联网行业,展现了个人成长与自我实现的力量。
Simon:逆境中寻找转机
Simon在35岁时遭遇失业,但他并未就此放弃,而是有针对性地进行求职,最终成功涨薪40%找到新职位。他的故事鼓励了在逆境中寻找机遇的信念。
结语:生命自有出路
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经典台词“生命终究会找到自己的出路”在此刻显得尤为贴切。大龄互联网人在面对挑战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自我价值和职业发展的新方向。无论路径如何,他们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2022全民学习力报告》揭示了不同年龄段对生活的满意度。26至30岁的人群正处于迷茫期,而41岁以上的人则感到生活满意,这或许反映了大龄人士在职场和生活中的独特优势。
三十五岁,既成熟又勇敢
这个年龄的互联网人,不仅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广阔的视野,更具备接纳变化的开放心态。他们不会永远年轻,但希望他们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由Darcy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