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全国政协委员及“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邓中翰院士,曾连续担任十一届至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与代表。其长期关注并致力于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尤其在1999年回国后,积极参与并推动了“星光中国芯工程”的启动与实施,引领团队构建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创办了中星微电子公司。邓中翰及其团队在坚持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包括荣获两次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自主研发的产品成功进军国际市场,赢得国内外知名品牌的青睐。
创新与国家发展:
科技创新被视为推动社会进步、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力量,邓中翰认为其应置于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在面对后摩尔时代的技术挑战时,他强调了在前沿技术领域持续进行高质量创新的重要性,以求在“弯道超车”或“换道超车”中抢占先机,进而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构建自立自强的生态系统。
标准体系与科技主导权:
邓中翰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重塑全球创新格局,核心技术标准已成为科技创新的制高点。他呼吁政府及领军科技企业在新技术领域加强核心技术标准建设,以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优势地位。标准不仅是技术规则和基础制度的重要载体,还关乎国家竞争力和国际话语权,对产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标准体系构建与高质量发展:
自2007年起,邓中翰团队开始致力于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特别是SVAC智能物联国家标准的研究与制定。通过这一标准的实施,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瓶颈,有效解决了视频图像采集与数据安全等问题。随着国家层面陆续出台的相关标准,形成了完整的标准体系,并被国际电联采纳为国际标准H.627。此外,该标准的技术成果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促进了产业链的持续发展。
人才战略与创新生态:
针对科技领域的人才短缺问题,邓中翰强调了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性,旨在集聚全球英才。他指出,后摩尔时代,我国在领军人才、骨干人才及通用工程技术人才方面均存在缺口,且人才需求持续增长。虽然政府已采取措施,但在人才培育方面仍需全社会共同努力。为了驱动高水平创新人才的涌现,邓中翰建议释放更多政策红利,激励企业和人才发展。
结语:
在新的历史时期,邓中翰坚信科技工作者应勇于创新、敢于创业,共同致力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通过科技创新、标准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协同推进,中国有望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路径,实现科技强国梦。邓中翰满怀信心地展望未来,相信在全体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将能够开创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