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览
绣球菌,以其硕大如绣球的外形而得名,又被称为绣球蕈、对花菌及干巴菌。不同于一般蘑菇偏爱阴凉环境,绣球菌则偏好充足的日照,被誉为“阳光蘑菇”,享有“万菇之王”与“梦幻神奇菇”的美誉。
2月28日,东坝街道沛桥村的现代化绣球菌生产基地迎来收获季。在这座设施完善的工厂内,工人们忙碌于采摘、打包和销售,每日产出的两万袋绣球菌销往全国各大城市。
绣球菌,作为全球珍稀且兼具药用与食用价值的高端菌类,其市场价格高昂,部分区域甚至以朵计价。这一特色吸引了沛桥村成立高淳区沛桥蘑菇专业合作社,并在2016年引入南京闽绣菌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通过扩建,公司现拥有总面积达26,000平方米的现代化种植厂房,日均生产绣球菌菌包2万袋,鲜品产量达8,000斤,年产能突破10,800吨。
公司技术总监黄润指出,尽管绣球菌的经济效益显著,但其培育过程极为严苛。基地采用先进的培育技术,确保菌菇在适宜的光照下茁壮成长。菇房内的温度、光照、水分和空气环境由电脑自动调控,成熟的绣球菌经过装袋、接种、培养、出菇、采摘等十几道工序,最终上市销售。
南京闽绣菌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的黄润总监表示,绣球菌市场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趋势,公司已与知名餐饮连锁企业如巴奴、海底捞等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2022年,公司产值达到5,000余万元。为响应市场需求,公司计划启动第三期扩建项目,新增48个智能化菇房,进一步提升产能。
依托绣球菌产业,沛桥蘑菇专业合作社荣获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称号。此项目不仅为东坝街道沛桥村创造了60多个就业岗位,增加了村民收入,还推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加速了产业进步的步伐。
东坝街道沛桥村党总支书记陈红金表示,闽绣产业的入驻为村内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提升了村民生活品质。未来,村委将深化服务,支持“一村一品”战略,助力乡村振兴。
绣球菌的栽培,不仅带来了经济繁荣,也种下了乡村振兴的希望。高淳区将持续优化品种培育、深化产品加工、强化品牌塑造、壮大产业基地,通过智能化升级,推动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