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会引发失业狂潮吗?
作者头像
  • 张金伟
  • 2023-03-14 11:58:35 3048

标题:探讨人形机器人与人类比例的预测与现实

原文由豆豆编译及龚岩编辑,内容聚焦于伊隆·马斯克关于人形机器人与人类比例将超过1:1的预言。马斯克提到特斯拉正在开发的Optimus AI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将在家庭和工厂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马斯克的设想中,尽管没有详细说明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表或具体路径,但他的言论引发了对未来工作格局的深入思考。特定形态的AI技术正在快速转化为现实,自动化正在以科学的方式影响着工作领域。

自去年11月以来,AI对话者ChatGPT凭借其接近人类的对话能力吸引了全球用户的关注。同时,其他生成型AI技术也在创作与人类作品相媲美的文本、图像和声音等内容。IBM的CEO预测AI将取代大部分白领职位,微软则发布了系列AI助手,旨在协助各类工作的执行,包括销售、营销和供应链管理等。

面对这一趋势,部分观察者担忧工作机会的大幅减少,仿佛世界末日即将到来。然而,对于科技导致就业减少的早期担忧往往过于悲观。实际情况是,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一直保持紧张状态,尤其是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这种紧张态势愈发显著。当前,对于每一个失业的美国人,都至少有两个空缺的职位等待填补,创造了历史记录。

因此,对于发达经济体而言,最紧迫的问题并非自动化过度,而是自动化不足。大公司的自动化实施通常较为困难,与最近流行的AI技术相差无几。

在工厂生产中,机械臂已经广泛应用于焊接、钻孔和搬运等重复性任务多年。汽车行业因其重量较大、种类有限的特点,是最早采用机器人技术的领域。电子产业则需要精确和重复的动作,也是较早采用机器人的行业之一。

近年来,拥抱机器人技术的行业范围正在扩大。ABB等瑞士企业的机器人业务负责人指出,计算机视觉的进步使得机器更加灵活。轻量级“协作机器人”不再受限于笼子,而是与人类并肩工作。自动化车辆也能够实现物料在工厂和仓库间的高效运输。

同时,机器人价格大幅下降,降低了安装成本。资产管理人估计,行业机器人的平均价格从2005年的6.9万美元降至2017年的2.7万美元。ABB在上海设立的“超级工厂”生产机器人,而IFR秘书长Susanne Bieller表示,新的“无代码”系统无需编程技能,进一步降低了安装成本。

全球工业机器人的保有量从2011年的100万个增长至2021年的近350万个。Fanuc等日本大型机器人制造商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而为全球工厂提供自动化咨询服务的日本公司Keyence的销售额也有所增长,尽管与2021年的峰值相比有所下降。

尽管机器人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但采用率仍相对较低,特别是在西方国家。韩国的机器人采用率,即每10名制造业工人配备一台机器人,与马斯克的愿景仍有差距。在美国、中国、欧洲和日本,该比例约为25-40台机器人对应1名工人。

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在2020年花费了约250亿美元,占全球资本支出总额(不包括能源和采矿行业)的比例不到1%,甚至低于人们在性玩具上的消费。

德国工业巨头西门子的工厂自动化部门负责人指出,工业设备的生命周期较长,限制了旧机器被更智能的新机器取代的速度。

在服务业,尤其是无法被自动化取代的体力劳动,人类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人类的身体灵活性和多动作能力远超普通机器人。办公室自动化进程相对缓慢,尽管数字化本应使人们摆脱日常任务的束缚。

尽管如此,科技公司如UiPath和微软的Power Automate工具正在推动自动化进程,实现诸如文档处理、数据提取和业务流程自动化等功能。此外,生成型AI技术虽然具有潜力,但其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从科幻概念转变为实际经济影响尚需时日。

综上所述,尽管AI和自动化技术正逐渐改变工作和生产模式,但其全面影响还需时间验证。未来的发展将取决于技术进步、成本降低、政策支持以及市场接受度等多个因素。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张金伟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人工智能狂潮失业引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