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览
在2022年11月举办的第24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展示的人工智能翻译耳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现场有人预测,未来五年内,高达95%的翻译从业人员可能面临失业的命运。这番言论在2023年2月5日的一则B站视频中被提出,视频的创作者分享了自己曾经从事翻译工作的心路历程。
这位视频作者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感慨,不仅是因为翻译行业内部的竞争激烈以及大量从业者面临收入不稳定的困境,更是因为人工智能翻译工具——特别是ChatGPT的崛起,正对传统翻译职业构成严峻挑战。ChatGPT是一个基于AI技术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尽管并非专门设计用于翻译,却展现出了超越传统翻译团队的惊人能力。据视频中所述,这款工具能在短短两秒内完成复杂文本的跨语言转换,其准确度之高,让视频作者感叹“连英语系的全体教授加在一起都比不上”。
视频在B站上获得了超过五十万次的播放量,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尤其是针对翻译行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尽管AI翻译在某些特定领域尚不足以匹敌人工翻译,但它们无疑加速了“机器翻译即将替代人工”的趋势。尤其对于那些从事低技能、低收入翻译工作的同行,AI的冲击更为直接。
为了评估AI翻译的真实水平,一位拥有七年中英笔译经验的自由译员Scar接受了来自程序员客户的一个特殊任务:对比分析市面上常见的机器翻译软件完成的中英互译文本。在对包括云计算、儿童剧本、编程和企业宣传在内的多个领域的文本进行评测后,Scar发现,尽管AI在某些领域展现出一定的能力,但在处理专业术语时存在混乱现象,且有时甚至会出现漏译的情况。她指出,ChatGPT虽然在翻译能力上表现出色,但仍然“还不成熟”,尤其是在处理技术性较强的领域,如云计算,其翻译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出现误解或杜撰内容。
在翻译行业中,技术的进步始终伴随着行业的发展。从最初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如Trados,到后来的谷歌翻译、DeepL等机器翻译软件,技术的每一次升级都在改变着行业的运作方式。尽管早期的机器翻译工具往往受到质疑,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其在翻译质量上的表现日益提升,特别是在处理专业文本和说明性内容时,甚至可以超越许多人工翻译。
面对AI的挑战,翻译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已经开始探索与AI共存的可能性。一些译员利用AI工具进行初稿翻译,然后进行人工修正和润色,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和翻译质量。例如,一位专注于医学领域笔译的自由译员Ivy就发现,AI在处理非专业性强的内容时,往往不如人类译员精准,但她也会借助AI进行初稿翻译,然后通过人工审阅和编辑来优化翻译效果。
展望未来,AI技术的持续发展可能会进一步重塑翻译行业的面貌。一些专家预测,AI可能首先取代那些较为机械、重复度高的翻译工作,而对复杂内容和高度创意性的翻译工作,人类的专业判断和创造性仍将不可或缺。翻译工作可能会逐步转变为以人机协同为主的新模式,其中,人工负责质量控制和深度翻译,而机器则负责快速处理和初级翻译任务。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翻译行业内的从业者们正在积极适应变化,探索新的工作模式和发展路径,以期在未来的技术浪潮中找到自己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