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领域风险事件频发 亟须立法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头像
  • 方菁
  • 2023-04-03 09:28:04 3045

聚焦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立法紧迫与全球关注

近期,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领域频频曝出风险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内法律、人工智能、经济学领域的专家一致认为,我国应把握时机,加速构建AIGC领域的法律体系,提前立法,以促进AIGC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全球范围内的监管压力与挑战

  • 意大利个人数据保护局:针对OpenAI旗下聊天机器人ChatGPT涉嫌违反数据收集规则的行为,启动了调查,并采取了禁用措施,要求OpenAI在20天内汇报整改措施,否则面临高达2000万欧元或全球年营业额4%的罚款。

  • 欧盟与非营利组织:欧洲刑警组织警告ChatGPT可能被滥用进行网络钓鱼、虚假信息传播以及网络犯罪活动,而人工智能与数字政策中心(CAIDP)则指出GPT-4存在偏见性、欺骗性,对隐私和公共安全构成风险。

  • 公众与媒体反应:在中国,尽管在微信直播间中仍有人利用“ChatGPT星球”等平台与观众互动,甚至现场连线ChatGPT解答问题并销售个人书籍,但此类行为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一起涉及地铁照片被恶意篡改的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强烈谴责。

科技界与国际组织的响应

  • 科技人士呼吁暂停:1000多位科技界人士联名签署公开信,呼吁所有人工智能实验室暂停训练更强的人工智能系统至少6个月,旨在给予人类时间审视AI开发的合规性和安全性,同时促进相关工作开展。

  • 联合国行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强调,各国应尽快实施《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为AI发展设定伦理标准,确保其符合国际共识,保护人类利益。

立法需求与专家建议

面对AIGC领域日益凸显的风险与挑战,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呼吁立法工作紧迫。针对近期发生的事件,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的邢鑫律师指出,此类行为涉及多项刑事犯罪,包括制作、复制、传播淫秽音像制品,以及侵犯个人权益等。

  • 邢鑫律师的观点:使用AIGC技术生成淫秽物品并传播、牟利,属于新型犯罪形式,其特点包括犯罪成本低、手段隐蔽、影响范围广且持续时间长。当前缺乏专门针对AIGC领域的法律,可能导致法律责任界定模糊,影响审判效率、警示效果及受害者权益保护。

  • 立法建议: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张大方教授提出,AIGC立法应涵盖技术的道德边界,确保其不损害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公平正义,不侵犯个人权利,不影响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他认为立法应全面覆盖AIGC理念、框架、工作原理、模型开发、数据收集、用户交互、使用场景等领域,并与国际法规接轨,以促进国际司法合作。

  • 曹二保副院长:强调立法并非限制AIGC产业的快速发展,而是通过法律框架的建立,引导产业走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道路。他以汽车产业的发展为例,指出率先立法的国家不仅能够获得国际支持,还能推动本国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进而提升国家经济实力。

结论

随着AIGC领域的迅速发展及其带来的复杂风险,构建健全的法律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通过明确法律界限、强化监管机制,可以有效防范潜在风险,保障个人权益,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同时回应国际社会对AI伦理和责任的期待。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方菁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亟须频发可持续发展立法保障风险领域事件产业AIGC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