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韦世玮
在智能终端设备及移动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中,生物识别技术正逐渐成为个人身份验证和信息安全保障的关键工具。尤其在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技术达到高度成熟与广泛应用的同时,其他生物识别技术如声纹识别、虹膜识别、静脉识别等也正伴随行业需求和技术融合的驱动而迅速发展。本文聚焦于静脉识别这一新兴领域,特别是介绍了一家名为「脉泽科技」的公司,它致力于提供高安全身份识别软硬件解决方案。
脉泽科技成立于2021年10月,专注于研发与应用掌静脉识别技术,旨在为智能门禁、身份认证、智能家居、消费电子等行业提供安全、私密、精准的生物识别技术。相较于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等主流技术,掌静脉识别以其独特的安全性、高识别精度、活体检测及非接触式操作等特点,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可能成为指纹识别、人脸识别之后的第三大生物识别技术。
据《2019年中国生物识别市场调研分析报告》,中国生物识别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0年的375.1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930.5亿元。特别是在智能门禁、智能锁、刷掌支付三大关键应用场景中,市场需求显著增长。智能门禁市场已突破2000亿元,智能锁市场接近200亿元,而刷掌支付市场正处于爆发前期,预计2023年将成为掌静脉识别技术应用的高峰期。
脉泽科技的创始人兼CEO曾香玉表示,公司已围绕掌静脉识别技术开发出四款智能终端产品和三款模组产品,主要面向中高端市场。这些产品具备非接触式智能感知、多波段红外光采集、分布式认证系统、深度学习算法、独特加密技术、军工品质等特性,并支持快速移动式识别。相比之下,市面上大多数产品采用的是悬停式视觉技术。
掌静脉识别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主要挑战在于算法模型的优化。这一技术流程包括图像采集、检测定位、归一化处理、图片质量判断、活体判断、特征提取与检索对比等环节。由于掌静脉作为人体内部特征,其采集与获取环节的难度较大,后续识别精度的要求也更高。
脉泽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团队在掌静脉识别全流程算法上的创新与改进,其识别速度最快可达0.1秒,并在权威数据库中得到了验证。此外,团队具备从算法、软件、硬件、产品到系统的全周期迭代能力,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实现关键元器件的国产化,从底层技术到最终应用均可进行定制。团队由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特征识别与智能感知实验室的科研人员组成,包括博士后、博士、硕士等人才,拥有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手部生物特征数据集最丰富的团队之一,以及多项国际领先的生物识别科研成果。
脉泽科技目前采用供销模式运营,产品与服务涵盖算法授权、模组与智能终端销售,以及软硬件系统定制。算法采用授权许可模式收费,模组和智能终端按数量计费,软硬件系统依据具体项目方案定价。合作伙伴分为三类:使用单位、设备制造商和硬件方案商。公司已在智慧园区、智慧物业和智慧政务等领域进行试点应用,并面向智能汽车市场提供掌静脉识别算法。
脉泽科技已启动PreA轮融资,计划在6月前完成,资金将用于市场推广与产品研发。公司预计在4月底至5月初发布掌静脉锁模组及算法产品,并计划今年实现千万级人民币的营收目标。对于2023年的规划,公司将继续优化现有产品,针对特定应用场景开发定制化解决方案,尤其是向军工、国防、公检法、政务、交通、社保、金融等关键领域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