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览
在2023年,中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国和一号」,将实现全机国产化,标志着其自主可控能力的全面提升。「国和一号」作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成果,完全由中国自主设计,是大型先进核电型号的代表。
「国和一号」的开发始于2008年,由国家电力投资上海核工院牵头,集合了700余家单位、3.1万余名技术人员的力量,汇聚了中国三代核电技术与产业创新的精华。研发团队坚信,核心技术必须通过自主创新来掌握。
「国和一号」总设计师郑明光指出,从前沿探索、理念创新到基础研究、技术开发直至工程应用与价值创造,整个技术创新链条是一个完整而连贯的过程。通过自主研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先进三代核电型号,「国和一号」不仅技术领先,而且经济性显著,单台机组年发电量可达125亿度,减少煤炭消耗4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近千万吨。
此外,「国和一号」还具备供热功能,首座电站将提供450万平方米的供热能力,未来扩展至4000万平方米,既体现了社会经济效益,也保障了环境安全,其安全性相较于第二代堆型提高了400倍。
在「国和一号」的研发过程中,共有700多家制造业企业和3万多名科技人员参与,成功填补了核电产业链的关键环节。通过关键技术研发,「国和一号」不仅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还提升了中国在全球核电高端制造领域的地位。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于2021年6月启动了「国和一号」产业链的「固链、强链、补链、塑链」工作,旨在通过「国和一号」的驱动,引领相关企业共同攻克技术难关,构建起完整的、先进的、经济的、自主可控的核电产业链。目标是在2023年实现100%整机国产化。
「国和一号」的先进产业链体系不仅降低了核电建设成本约20%,还促进了民营企业在关键材料和设备上的协同创新。以伦特机电公司为例,通过与上海核工院的合作,该公司成功研制了「国和一号」堆芯仪表套管组件,实现了从无到有的技术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690合金U型管的生产上,宝银特种钢管有限公司也克服了重重困难,生产出了国产化的核电690合金U型管,成本仅为进口价格的三分之一。
「国和一号」的开发与推广,不仅推动了中国核电产业的发展,还促进了民营企业在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形成了核电产业创新的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