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秦玉芳 广州报道
近期,金融领域迎来了一波技术创新浪潮,多家银行相继与智能云平台如ChatGPT、百度文心一言等达成合作,推动了AI数字员工在财富管理业务领域的进一步渗透。银行正通过AI技术,将数字化、智能化的力量融入财富管理的全流程,旨在提升服务效率与个性化水平。
近期,工商银行推出了四位数字财富顾问——“津小”、“浙小文”、“渝小甜”、“苏小云”,它们能与客户进行专业、自然的交流,提供自动化引导和智能解答。这些数字顾问不仅在外形、动作和声音上高度拟人化,而且具备强大的知识库和情感控制能力。
早在去年9月,中信金控发布的数字人财富顾问“小信”,结合了智能建模、智能人像驱动、智能对话引擎等先进AI技术,能在元宇宙中扮演多种角色,展现出其多功能性。
据厚雪研究首席研究员于百程分析,近年来,虚拟数字人和通用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显著提升了数字人客服的拟人化和智能化水平,使得探索性应用案例层出不穷。虚拟数字人作为数字世界的化身,其形象、表情、表达力和理解力日益接近真实人类,拥有全天候服务、丰富信息库、稳定情绪等优势,通过持续的AI训练,其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业务效率。
银行正快速推进AI数字员工在整个财富管理过程中的应用,道乐研究院认为,数字化、智能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AI技术对于财富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强调,银行在财富管理业务场景中广泛采用AI技术,包括后端风险管理、前端智能客服等多个环节,以提升服务的全面性和个性化。
AI与大数据技术的结合,使银行等财富管理机构能够深入分析客户财务数据、投资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提供个性化投资建议和财务规划。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指出,AI技术帮助财富管理机构创新客户服务模式,从多角度洞察客户需求,精准推荐投资组合、理财产品等,满足客户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投资需求,推动财富管理行业向普惠化、个性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尽管AI技术在财富管理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但规模化应用仍面临多重挑战。首先,数字人在建立与客户间的信任关系方面与真人财富顾问相比仍存在差距,这制约了其在财富管理中的全面应用。其次,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模型虽具备通用性,但在特定行业应用中仍需针对行业特性进行针对性训练,特别是在金融领域,对内容的专业性、严谨性、合规性以及数据保护等方面有严格要求。
面对内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和金融监管的加强,银行等财富管理机构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环境。为了应对挑战,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这些机构需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大对AI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深化AI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探索更智能、个性化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同时,加强AI系统的安全性和合规性建设,确保客户数据的隐私与安全,是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应用优化,预计AI将在财富管理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推动行业向更高效、更个性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