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人工智能与世界的紧密联系日益加深,特别是在参与了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后,我们深切感受到AI领域的丰富多样性和快速进步。今天,我们聚焦于一个关键领域——算力,探讨其在推动AI发展中的角色及其对未来的影响。
算力:AI发展的引擎
我们了解到,数据、算法与算力共同构成了AI探索的三大基石。算力,作为其中的“生产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更深入地理解算力在AI发展中的作用,我们邀请了三位行业专家:未尽研究的创始人周健工、申万宏源证券研究董事总经理刘洋以及联想集团的ISG中国服务器事业部总经理陈振宽,共同探讨算力的现状、未来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
惊喜与焦虑:AI与算力的双刃剑
随着大模型的兴起,AI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同时也带来了算力需求的巨大挑战。大模型的训练与应用对算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引发了关于算力缺口与解决方案的广泛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与嘉宾深入讨论了AI技术的最新进展、算力市场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周健工首先分享了他的见解:“AI的最大惊喜在于其在特定任务上的表现,如对话交互,以及通用人工智能概念的逐渐实现。尽管仍处于早期阶段,但我们已见证AI能力的显著提升。”
陈振宽则从技术角度分析了算力与能源消耗的关系:“大模型的参数量接近人类大脑的神经元数量,但其能耗远高于人类大脑。如何在满足算力需求的同时,有效控制能耗,成为未来的一大挑战。”
刘洋则关注于应用层面的复杂性:“AI的复杂度激增,使得选择合适的模型成为难题。从大模型到小模型,再到垂直细分领域,决策过程充满不确定性,引发算力焦虑。”
面对算力的缺口,行业专家们展开了深入讨论:
周健工指出:“虽然整体算力市场规模与中国和国际间的差距不大,但在大模型相关的算力领域,中国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此外,企业数据中心和云计算领域的竞争加剧,进一步凸显了算力需求的差异。”
陈振宽补充道:“当前,算力竞赛才刚刚开始。投入数十亿人民币的企业正在积极布局,但训练大模型的过程充满挑战,需要持续的资金和技术投入。”
刘洋则强调了技术升级的重要性:“随着AI渗透率的提高,从服务器升级到液冷散热技术,再到光器件和光模块的优化,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最后,陈振宽提出了联想对“普慧算力”的愿景:“普慧算力”旨在实现“人人可得、人人可用、人人适用”的目标,通过技术的普及与创新,推动AI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最终惠及每一个人。”
通过此次深入探讨,我们不仅见证了AI技术的惊人进展,也洞察了算力在推动AI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创新解决方案的出现,以应对算力需求的增长,实现更加普惠、高效的人工智能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