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技术部门在瑞士举办了一场名为“AI为人类带来福祉”的活动,宣布将招募数十台机器人,其中包括几款拟人化的机器人,以助力实现一系列愈发难以达成的全球发展目标。
联合国自2015年起设定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旨在到2030年改善全球社会与环境状况,涵盖消除贫困、消除饥饿及确保教育公平等议题。然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前景已被广泛质疑。
在此次活动中,国际电信联盟(ITU)展示了部分已在实际场景中应用的机器人,如能模仿情绪并“记忆”交互对象的社交机器人“Nadine”,以及用于养老服务的机器人。此外,活动期间还将有机器人参与首次新闻发布会的问答环节。
ITU电信标准化局的战略合作负责人弗雷德里克·维尔纳指出,此次活动旨在展示机器人技术的能力、机遇与挑战,以激发全球对话,促进公益目标的实现。他预测,在未来五年内,机器人技术可能将迎来快速发展,类似OpenAI的ChatGPT所采用的生成式AI技术。
联合国多个机构已开始采用AI技术,如世界粮食计划署的饥饿地图项目,利用数据识别面临饥饿的地区;正在研发的遥控卡车系统,旨在危险区域提供紧急援助;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在AI疾病诊断准确性上的研究工作。
通过引入先进机器人技术与AI解决方案,联合国旨在加速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目标,应对全球面临的复杂挑战。这一举措不仅展示了科技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潜力,也为未来的国际合作与技术创新提供了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