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YouTube科技博主MKBHD分享了他的一项观察发现——苹果在新品发布会中,似乎在有意避开提及某些关键词。这一发现引起了科技圈内的热议,让我们一起探讨背后的原因。
在最近的WWDC大会上,苹果发布的Vision Pro无疑成为了焦点。然而,MKBHD注意到,苹果在产品介绍中并未直白提及“虚拟现实”一词。此外,苹果在iOS 17中引入的新功能,虽然涉及到人工智能(AI)技术,但在描述时选择了“机器学习”而非“AI”。
MKBHD提出疑问:苹果为何在技术如此先进的情况下,仍然选择绕开某些关键词?这是否意味着苹果在“忽悠”消费者?答案并非如此简单。
苹果的策略在于控制品牌形象,避免潜在的负面影响。当新产品的特性与已知词汇关联时,未来的市场表现可能因公众对该词汇的负面印象而受到影响。例如,“元宇宙”的概念就因诸多负面报道而蒙上了阴影。
同时,苹果试图在宣传中构建一个独特的生态体系,淡化与其他品牌的直接竞争,营造一种只有苹果才是市场领导者的感觉。
MKBHD进一步思考,苹果的这种宣传策略是否影响了国内手机厂商?他发现,华为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华为不仅早早注册了与苹果Vision Pro相似的商标,还在产品命名上巧妙地采用了与苹果类似的词汇,如“Vision Glass”和“智慧屏”,以此强化品牌特色和市场定位。
华为在产品宣传中,刻意避免使用直接关联技术特性的词汇,如在介绍AR眼镜时,将“虚拟巨幕”作为卖点,而不是直接提及“AR”。同样,“智慧屏”一词的运用,成功塑造了华为在智能电视领域的独特形象,使得消费者在谈及此类产品时,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华为品牌。
对于寻求国际市场的国产科技品牌而言,恰当的营销话术是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市场认知的关键。华为的成功案例表明,精心设计的品牌话术不仅能增强市场影响力,还能在技术实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品牌地位。然而,仅有漂亮的营销策略是不够的,技术本身的卓越性能才是赢得市场认可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