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正逐渐成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在教育、医疗领域的应用已取得显著成效。然而,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行动、AI与和平等同样关键议题的关注度却相对不足。这些领域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们关乎人类的未来,与教育和医疗一样至关重要。
AI在维护和平与安全方面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它能促进国际间的理解和信任,通过识别虚假信息、增强网络防御、预防网络攻击等手段,助力构建稳定的安全环境。另一方面,AI的应用也需谨慎,避免用于制造虚假信息,应将其作为增进文化交流的工具,而非加剧隔阂。为此,我们开发了一个AI驱动的文化交互平台,旨在探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共性与多样性,以此促进跨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尽管AI在信息处理方面表现出色,但其本质仍是信息工具,缺乏真正理解信息的能力。这意味着AI尚不具备替代人类决策的能力。在涉及生死决策的自主武器系统中,应坚持人类主导原则,确保AI系统在有效、负责任的控制下运行。此外,AI不宜承担自动化外交任务,以免放大人类的局限性与弱点,引发不可预测的风险。
短期来看,AI的应用可能加剧人类的脆弱性;长期而言,AI的潜力与风险交织,超级智能的发展路径及其对人类的保护作用仍不明朗。为应对这些挑战,国际社会应携手合作,通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等平台,建立AI赋能和平与安全的工作组,促进专家间的交流与共识,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AI的创造初衷在于辅助人类解决问题,而非制造问题。尽管关于AI辅助核武器的设想存在争议,但使用AI解决实际问题比其用于冲突更显合理。各国已开始关注AI的安全与治理,国际间形成了初步共识,但还需进一步深化合作,确保AI在全球和平与安全框架下的健康发展。
面对AI带来的机遇与风险,国际社会需共同努力,建立包容性的AI治理机制,确保AI的广泛应用服务于全人类的福祉,促进可持续发展与和平共处。这不仅需要科技界的创新与努力,更依赖于全球共识与协作,共同绘制AI发展的美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