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IDC发布的《中国政务云市场份额,2022》系列研究报告,2022年中国政务云整体市场规模达到500.52亿元人民币,展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其中,政务专属云基础设施市场占据了348.79亿元人民币的份额,同比增长13.1%,政务公有云基础设施市场则达到了9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7%,而政务云运营与服务市场为5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7%。这一数据清晰表明,政务云作为数字政府的核心基础设施,已成为各大云计算厂商激烈争夺的市场“热土”。
政务云市场的竞争激烈,参与主体多元且各有特色。市场主要由四大阵营构成:
政务云市场存在较高的行业壁垒,对于进入者而言,需要在技术、资源、客户关系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浪潮云、华为云等企业通过多年的市场耕耘和技术积累,在政务云的专属云基础设施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总体表现突出。新华三、中科曙光等企业在专属云基础设施及云运营与服务市场展现出强劲实力,但在公有云基础设施方面表现相对不足。
近年来,运营商在政务云市场的崛起尤为显著。凭借强大的基础设施和云网融合的优势,运营商云在市场中展现出不俗的表现。例如,天翼云在市场规模方面领先,移动云发展迅速,不仅在政务公有云和专属云基础设施市场排名靠前,而且在政务云服务与运营市场份额方面实现了显著增长。联通云虽在三大运营商中处于末尾位置,但其上升空间正在逐步扩大,超越了包括腾讯云、中科曙光、新华三在内的多家企业。
随着大数据、智慧城市等新技术的应用,政务云建设在数字化、智能化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这也带来了新型的安全风险。IDC报告指出,云原生技术在政府领域的应用引发了安全边界定义方式的变化。云服务提供商需重视全栈式安全产品的开发与提供,以满足关键行业领域的业务安全需求。
运营商云在服务保障和本地化运维方面具备显著优势。以移动云为例,依托中国移动的强大属地化服务能力,移动云构建了覆盖全国的专业化服务团队,能够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服务机制,支撑起政务云全栈能力的构建。
面对不断增长的政务云市场需求,云厂商需要持续优化产品、升级服务、增强实力,以提供更高的价值。未来,随着政府对专属云服务的偏好增加,政务云服务运营能力将成为关键竞争力之一。建立合理的本地化运维团队、提升智能化运维水平,将是提升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这一过程中,运营商云凭借其在服务保障和本地化运维上的深厚积累,将扮演重要角色。
政务云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参与方需不断创新,适应市场变化,以满足政府数字化转型的需求。通过深化技术研究、优化服务模式、强化安全保障,云厂商有望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强的市场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