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概要
8月7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最新数据,2023年7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录得50.9%,与上月相比下降了0.8个百分点;仓储业指数则上升至52.2%,较前月提升了1.5个百分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高级经济顾问何辉指出,本月物流业表现受高温多雨及季节性因素影响,指数虽略有下滑,但仍处于积极区间,反映物流行业整体运行稳定。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物流统计专家胡焓深入分析称,本月物流景气指数的下降,部分归因于供应链需求放缓以及部分地区极端天气的影响。尽管如此,物流需求保持稳定,企业运营效率提升,人员配置也趋于平衡,显示出行业维持良好运转态势。
具体到各项指标,7月业务总量指数为50.9%,环比减少了0.8个百分点,但依然显示了持续增长的趋势。不同行业中,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仓储物流、邮政快递等领域业务总量指数均保持在积极区间,其中道路运输业的业务总量指数达到53.9%,连续数月呈现出增长趋势。
新订单指数在7月为50.6%,相较于上月上涨了0.2个百分点,但增长速度有所减缓。铁路运输、道路运输、航空运输、仓储物流和邮政快递等行业的新订单指数均保持在积极状态。同时,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维持在55%以上的高水平,航空运输、仓储和多式联运行业的预期指数尤其活跃,达到了58%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虽仍在扩张区间,但与上月相比有所下降,表明企业投资虽保持增长,但增长动力有所减弱。整体而言,7月物流需求量和新增订单量稳定,东部地区的贡献尤为显著,设备利用率和库存周转情况良好,企业运营效率持续保持高位。
然而,何辉也提醒,虽然物流业整体表现稳健,但业务总量指数的小幅下滑和新订单指数增长放缓,预示着增长动力可能正在减弱。此外,企业的微观经营指标持续波动,这可能会影响其扩大投资和提升经营预期的能力,需引起关注。
此份报告提供了对当前物流市场状况的全面解读,展现了行业在面对挑战时展现出的韧性与适应性,同时也指出了未来可能面临的不确定性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