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
文 | 李华
对标国际,中国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奋起直追,而在应用层面,中国的速度与激情并未落后。去年末,一款名为Lensa.AI的头像软件在全球掀起热潮,紧接着,今年7月初,美国的老照片修复软件Remini在美国下载排行榜上独占鳌峰。
Sensor Tower发布的《2023年AI应用市场洞察报告》揭示了上半年AI+图像应用市场的蓬勃景象,超过150款相关应用累计下载量突破1亿次。这场应用浪潮中,中国首次涌现出一款现象级的AIGC应用,比预期提前到来。
7月下旬,一款名为“妙鸭相机”的应用横空出世,上线首日,“妙鸭相机”这一关键词的整体指数环比增长40325%,微信指数一度攀升至1800万以上,短短两周内,这款应用便席卷朋友圈,其发展速度远超产品负责人张月光的预期。
在苹果应用商店搜索“妙鸭”,可以看到“美鸭”、“StyleArt相机”、“脸猫”等众多相似名称的应用,显示竞争异常激烈。老牌美颜照相公司也迅速跟进,B612上线“咔叽AI”功能,美图秀秀推出“AI绘画、AI设计、AI视频”等新功能,一甜相机增加了“AI打光”图片编辑功能,黄油相机则加入了AI头像制作功能。
AI+图像的应用为AIGC事业增添了新的动力,上线即付费的模式激发了SaaS公司的热情。然而,如同龙卷风般快速兴起又迅速消退,海外Lensa.AI等应用的热度周期平均为两周,妙鸭相机上线仅一周后,热度就开始下降。
面对“昙花一现”的市场现象,张月光和团队更加明确了妙鸭的目标市场——覆盖摄影实体服务难以触及的下沉城市和欠发达地区的用户群体。这些用户虽无法享受线下摄影服务,但同样有着追求美的需求,妙鸭旨在通过自身优势尽可能地满足这一需求。
在成本低、效率高、需求明确、反馈迅速、商业模式可验证的考量下,面向C端的AI+图像成为最先被瞄准的赛道。然而,这类产品技术门槛较低,易被复制,因此,数据成为了核心壁垒。妙鸭的成功并非依赖技术壁垒,而是精准把握客户需求和精细打磨产品效果的能力。
面对用户付费意愿的考验,妙鸭采用了9.9元的价格策略,这一价格既是内部计算结果,也考虑了用户对产品价值的理解。张月光强调,只有能即时让用户感受到价值的产品才能在AI时代站稳脚跟。然而,如何让用户持续付费,成为了“妙鸭们”面临的挑战。
张月光确定了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定位为“摄影美学服务”产品,区别于更“玩具化”的换脸特效应用,专注于满足下沉市场的用户需求;二是产品生态化,通过B端工作站邀请设计师参与模板制作,为C端产品提供补充和支持,以扩大产品影响力和用户基础。
面对AI+图像应用市场的快速变化,“妙鸭们”正在思考如何避免短暂的辉煌后仅留下“鸭毛”。通过精准定位市场需求、打造差异化服务、构建产品生态等方式,寻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同时,鼓励关注光锥智能,获取更多关于科技前沿的知识与洞察。
请注意,上述内容是对原内容进行了深度理解和改写,力求保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在语言风格、表达方式上与原文有明显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