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数智化转型加速:如何筑牢银行业务“护城河”
作者头像
  • 李武奇
  • 2023-08-10 00:00:00 3123

导览

自1946年首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问世以来,人类不断突破计算极限,实现了机器大规模替代人力生产的进程,迈入了计算力的时代。现今,计算力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生产力,同时,巨大的计算消耗促使国家与企业在计算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更多关注。

对金融机构而言,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推动计算力设施建设成为增强商业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增长的关键路径。随着计算力的提升和计算架构的演进,构建一个横跨上下游、经济稳定、安全可靠的信息基础设施平台变得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金融级数字底座“源启”应运而生。

依托中国电子的完整自主计算产业链和重大科技成果,经过十年的研发与合作,中电金信打造出金融级数字底座“源启”。该底座能满足关键行业对高安全性、可靠性、高性能、高效能、快速构建和绿色可持续性的需求。其三大目标包括服务行业架构升级转型、提高研发效率、实现数据智能价值。通过参与百项IT工程,持续优化行业关键性能,支持亿级客户、数十亿账户,交易峰值可达每秒5万TPS,稳定性高达99.9999%,有效提升客户开发效率30%以上,为金融行业的全栈新算力体系提供了坚实保障。

计算力算法的创新引领数据智能的飞跃发展,中电金信不仅在底层算力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还在数据智能领域展现出了强大实力。

为适应多变业务需求和海量数据处理,中电金信在银行IT建设中引入了Hadoop集群与MPP数据库的融合架构。通过“湖仓一体”模式,结合数据仓库与数据湖的优势,提供弹性和性价比更高的存储解决方案,提升数据质量,减少冗余数据,消除数据孤岛,实现数据自由流动。

中电金信提炼总结并研发了松耦合、组件式数据中台产品,构建从数据接入、开发、管控、资产运营、服务管理到运营分析和工具的一体化平台,形成数据资产管理体系,深度挖掘数据价值,为银行系统升级注入了数据智能的新动力。

面对金融机构加速国产化进程的需求,中电金信凭借丰富的数据平台经验和源启数据资产平台,成功实施了多个大型金融机构的数据迁移项目,赢得了良好口碑。据IDC数据显示,中电金信在数据智能解决方案市场已连续七年占据领先地位。

展望未来,中电金信将继续在数据智能领域深耕细作,助力客户实现业务数据化、数据资产化、资产价值化的建设目标,共同创造辉煌成就。

智能风控作为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正受到越来越多商业银行的重视。银行对风险管理的重视度日益提高,风控能力成为了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直接关系到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智能风控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自动完成信贷审批、放款等流程,在贷前、贷中、贷后环节加强风险识别与控制,有效降低了不良资产率,成为银行转型的重点方向。

“法以立本,术以立策”。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中电金信强调方法论(“法”)与实施策略(“术”)的结合。通过构建风险管理治理结构、设定风险偏好、执行各类风险策略与限额管理、优化政策流程、完善管理系统和数据系统、强化风险管理报告与信息披露,中电金信为银行提供了全面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以满足监管要求和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在巴塞尔III监管改革的推动下,银行正逐步构建与“资本新规”相适应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电金信提供的风险与资本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准确计量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加权资产,开发并报送资本监管报表与信息披露报表,升级资本管理功能,满足最新的银行监管需求。

中电金信凭借其全面的风险咨询服务与实施能力,赢得了多个国有银行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引擎内化咨询、股份行资本管理系统建设、城商行RWA系统建设等项目的中标。此外,银行风险管理解决方案愈发注重数据驱动的风险分析,整合内外部数据,构建风险数据集市,提供更精准、实时的风险评估与预测,帮助银行更好地识别风险,制定应对策略。

综上所述,中电金信通过深化数据智能应用与服务的融合,解决传统银行应用设计与管理机制的局限性,为银行创新与发展开辟了长远之路。将风控基因融入经营战略,前瞻布局智能风控系统建设,将显著提升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与数据安全水平。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李武奇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智化企业数护城河银行业务转型加速如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