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带火的人形机器人在中国发展的怎么样了
作者头像
  • 谢东凤
  • 2023-08-24 20:22:17 3107

导读:

在探索人工智能领域的过程中,对人形机器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现场,特斯拉展示了其人形机器人“擎天柱”的概念模型,尽管它还停留在静态展示阶段,却已吸引了大量参观者的关注。这引发了我对为何一个静态的人形机器人能引发如此大的兴趣的思考。

正文:

7月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后,人形机器人的魅力深深吸引着我。特斯拉的“擎天柱”虽然只是展示了1:1的模型,但其展台的拥挤程度足以表明人们对这一领域的热情。一个未动的机器人模型为何能激起如此多的关注?这一现象让我深感好奇。

在同一场展览中,旁展的机器狗已经具备了与儿童互动的能力,机械臂也能为摊位售卖咖啡。相比之下,人形机器人为何仍能成为焦点?这背后是否反映了人类对自身形态的偏好?

图片链接:

  • 人形机器人在中国的发展
  • 追觅科技的通用人形机器人
  • 达闼机器人的七仙女人形双足机器人
  • 人形机器人展示
  • 优必选的熊猫机器人
  • 宇树科技的H1人形机器人
  • 北京理工华汇智能科技的轮腿式机器人

发展趋势:

随着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的召开,展览中展示了超过六百款机器人,其中不乏十几款人形机器人。这不仅引起了我的兴趣,更让我想深入了解,特别是在马斯克的引领下,中国的人形机器人发展到了何种水平。

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为何在此时成为热点?关键因素在于软件和硬件技术的双重推动。特别是生成式AI的兴起,为通用型机器人提供了可能,使得人形机器人在“大脑”层面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通用机器人,即能执行多种任务而非单一功能的机器人,因其广泛的产业价值,成为了行业追求的目标。

技术突破:

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使得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硬件层面,如电机技术的提升,使得人形机器人的构建更为可行;软件层面,尤其是大模型的进步,为机器人赋予了更强的自主决策能力。这些进步共同推动了人形机器人从理论走向实践。

商业化趋势:

在软件和硬件的双重推动下,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前景日益明朗。尤其在家庭服务和智能制造领域,人形机器人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家用场景中,人形机器人以其与人类形态的相似性,更容易融入家庭环境,成为家庭助手。而在制造业,特别是汽车装配线,人形机器人因其灵活的操作能力,成为了解决复杂任务的理想选择。

成本与挑战:

然而,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高昂的成本和尚未完善的“小脑”(即控制和感知系统)仍是当前面临的两大挑战。尽管成本问题有望通过技术进步逐步解决,但“小脑”的完善仍需时日。此外,如何在保证性能的同时降低能耗,以及如何设计出既轻便又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都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结语:

尽管人形机器人在技术层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商业化前景仍充满不确定性。未来,如何在市场需求、成本控制和技术完善之间找到平衡,将是决定人形机器人能否真正步入千家万户的关键所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期待,这一领域将带来更多令人惊喜的突破。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谢东凤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马斯克人形中国机器人怎么样发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