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化时代的脚步加速,自动驾驶技术正迅速普及。今年上半年,配备辅助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联网汽车销量已超过40%,多家汽车制造商已准备好推出具备L3级自动驾驶能力的车型。与此同时,苏州即将建成中国首条“智慧高速”,实现L4级别的自动驾驶,表明紧跟行业动态是制胜的关键。
在自动驾驶的大潮中,线控底盘作为执行层的关键组件,正逐渐成为市场焦点。这项技术源自于航空领域的应用,后被引入汽车行业,尤其在L4级自动驾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一、增长潜力与竞争格局
线控底盘的核心功能在于实现“人机解耦”,即通过电信号而非机械信号来传递执行指令,确保自动驾驶系统的高效运作。这一技术不仅提升了安全性,也为未来的自动驾驶车辆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以伯特利为例,其在线控制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了46.4%和26.8%。在国内外市场中,伯特利凭借其技术优势实现了线控制动产品的量产,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此外,华域汽车、万安科技等企业也加大了在相关技术的研发力度,逐步形成了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布局。
二、聚焦关键领域:线控转向
预测显示,线控底盘市场有望在2030年达到1420亿元,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超过20%。其中,线控转向市场因其较高的价值量(约4000元/车)和潜在的量产元年特征(2023年预计实现量产),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热点。
尽管国外企业如舍弗勒、捷太格特、耐世特等在该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国内企业在研发阶段也展现出了积极的态势。例如,长城汽车在其智慧底盘技术中,线控转向成为一项关键创新。然而,线控转向的商业化进程面临着技术和安全性的双重挑战,包括电子元件的安全冗余设计以及与其他自动驾驶子系统的深度融合需求。
三、政策引导与市场机遇
线控底盘技术的发展得益于政策的支持。自2018年起,国家政策文件中多次强调了线控底盘技术的重要性,推动了技术的成熟与市场的加速发展。当前,国内市场尚处于技术研发和小规模试产阶段,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预计头部国际企业将在近期实现量产,而线控制动与线控转向两大领域因技术壁垒和高价值量特性,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关注。
在这片蓝海市场中,面对政策的引导和市场的需求,企业应专注于解决技术难题,追求创新与自主可控。选择“难而正确”的道路,可能是行业参与者们的核心战略。不过,投资决策需审慎,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注意,上述内容是对原内容的改写和重组,旨在保持原文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的同时,通过不同的表述和结构增强可读性和原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