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百亿参数级大模型,云从科技想降低行业大模型的使用门槛
作者头像
  • IT行业资讯
  • 2023-09-21 19:06:41 3052

导读:

《界面新闻》记者 | 于浩 编辑 | 在ChatGPT引领的预训练大模型与人类反馈强化学习技术趋势下,中国各大科技企业已启动了围绕大模型及其应用生态的商业竞争。包括科大讯飞、商汤科技、云从科技在内的公司,均聚焦于构建千亿参数级的大模型。

原创分析:

科大讯飞以“1024对标ChatGPT”为口号,商汤科技则将其新模型InternLM-123B与Meta的LLaMA2进行对比,他们共同的目标是开发千亿参数级的大模型。云从科技,作为中国AI领域的“四小龙”之一,近期推出了其自主研发的“从容大模型”,并在随后的版本升级中实现了130亿参数量的突破,旨在优化大模型的算法推理性能,降低应用门槛。

云从科技的定位为AI平台公司,专注于提供人机协同应用产品和整体操作系统,去年11月发布的云从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展示了其构建底层软件系统的雄心,并强调了与实际行业的紧密结合。云从科技董事长周曦表示,后续的“从容大模型”版本将以百亿模型为核心,着重于行业应用的落地。

商业模式变化:

基于大模型的服务形态,云从科技的商业模式发生了显著转变。公司需要不断调整服务以适应大模型的特性,包括提供平台运维支持,以满足客户构建私有大模型集群的需求。这一改变使得资金流动更为灵活,不同于以往依赖于项目制的模式。

财务与技术展望:

尽管上半年业绩表现不佳,云从科技的营业收入约为1.64亿元,同比下降58.16%,净亏损约3.04亿元,略低于去年同期的3.25亿元。然而,随着产品化和服务化能力的提升,大模型的经济效益逐渐显现。预计下半年将推出基于模型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从而带来试点收入。

技术迭代与应用前景:

云从科技技术管理部负责人叶懋指出,未来模型迭代将关注指令遵循、任务分解、多模态和工作长短记忆等方面,这些能力与商业落地需求紧密相关。随着“从容大模型”版本的迭代,云从科技计划推出具备行业普遍性需求的应用,如数字人、营销文案生成等,优先从具有技术优势的领域出发。

适配与合作策略:

面对国内众多芯片品牌,云从科技在面向不同客户群体时采取了灵活的适配策略。虽然芯片平台趋于统一,但实际落地仍需针对客户数据进行模型微调和搭建向量数据库。利用小模型时代积累的行业理解,大模型的微调过程将更加高效。与行业头部客户的深度合作不仅成为标杆案例,也为大模型提供了学习行业知识的机会,从而提升其在特定领域的专业性。

商业价值释放:

云从科技计划通过与头部客户的合作,产出具有普遍性的应用案例,以实现行业推广。当前,公司正在构建多层次的应用体系,从基础交互、知识问答到Copilot类应用,旨在通过大模型整合企业内部各种业务系统,提升工作效率。这种模式不仅影响了公司的商业模式,使其资金流动更加灵活,还促进了大模型内容的持续更新与优化。

算力与技术创新:

云从西部智算中心正致力于构建大规模算力基础设施,目标算力规模将达到5000p。面对算力搭建过程中的适配与效率挑战,云从科技正在优化国产芯片的使用,以提高整体效率。此外,云从科技对大模型产品的整体设想涵盖了感知、认知和行动等多个层面,旨在构建一个全面的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实现从单一大模型到完整技术体系的转变。

结论:

在ChatGPT的影响下,中国科技企业正加速布局大模型领域,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调整,寻求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优势。云从科技作为其中的代表,不仅在大模型研发上取得了显著进展,还在商业模式、技术迭代和行业合作方面展现了独特的战略眼光,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IT行业资讯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模型业大瞄准门槛降低参数使用科技云从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