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览
2023年9月19日,全球科技巨擘英特尔在其位于美国加州圣何塞的年度技术创新大会上揭开序幕。在此期间,英特尔的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董事长王锐接受了媒体的深度访谈。在访谈中,王锐阐述了AI时代底层技术的核心——半导体的支撑作用,以及在AI驱动下的摩尔定律拓展之路。
王锐指出:“AI时代,底层的技术支柱在于半导体。面对AI行业的迫切需求,寻找摩尔定律突破的新路径已成为必然趋势。当我们在摩尔定律的推进中遇到瓶颈时,就需要探索新的创新途径。”
她进一步强调,量子物理学、玻璃基板、三维封装等创新路径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但随着英特尔等半导体公司的不断革新,计算能力得以实现指数级增长。
在提升计算能力的探索之路上,王锐特别提到了PC领域的创新与AI的紧密关联。她提及了英特尔正在研发的AI PC,即类似于ChatGPT的生成式AI应用,旨在不依赖网络直接在PC上实现AI应用。
除了PC端的创新,英特尔在数据中心领域的革新同样引人注目。王锐透露,公司将发布拥有288核的处理器,以适应数据中心日益增长的需求。未来,英特尔计划推出Gaudi3、Falcon Shores等产品,以构建加速器与AI计算的发展蓝图。AI已渗透到从客户端到边缘端再到云端的各个应用场景,无论是在大规模语言模型训练还是小型普惠语言模型训练中,其影响力广泛无垠。
英特尔在计算领域的创新策略着重于使P-Core(高性能核心)与E-Core(高效能核心)协同工作。王锐解释称,未来数据中心在高性能需求时会自动切换至P-Core,而在无需高性能时则转向E-Core。这种灵活的计算模式能够根据不同的工作负载需求,在高性能计算与节能之间实现动态平衡,激发更多创新应用的涌现。
王锐表示,AI能力已被内置于芯片之中,根据不同需求,AI支持采用不同算力和架构。在数据中心方面,至强处理器凭借内置AI能力提供支持,而对于更高计算需求和更大模型规模的应用,则可以利用加速器,甚至扩展至整个集群。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王锐指出,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AI正成为推动创新的关键力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未来汽车将被赋予“移动数据中心”和“AI中心”的角色,计算需求随之增强。
她提到,当前汽车内部可能集成数千片芯片,每片芯片负责特定功能,计算要求相对较低。然而,整合这些芯片形成更高效率的计算系统,将数千片芯片缩减为数百片,将需要更复杂的计算处理。英特尔正积极研究这一领域。
从自动驾驶到车载娱乐,王锐强调了多样化应用需求对汽车计算能力的挑战。相比以往较小的神经计算单元(NPU),当前的算力需求显著提升。
在汽车软件生态方面,王锐认为安卓系统具有一定的优势,而英特尔与腾讯等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旨在更好地支持汽车软件生态系统。她强调:“技术解决方案永远不止一种。”英特尔将与包括Windows在内的其他合作伙伴合作,根据具体需求开发相关产品,以优化生态系统。
本文由张依依撰写,诸玲珍编辑,马利亚进行美编设计,连晓东担任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