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甘肃省敦煌市的9月22日,人工智能在各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成为了热议的话题。在此背景下,一场以“数智赋能,联接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于9月21日在敦煌盛大开幕。本文聚焦于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探讨其如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以及如何坚守教育的初心。
在敦煌举行的博览会上,与会者们围绕“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出版”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旨在探寻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创新路径和发展趋势。此次盛会汇聚了来自学术界、出版界以及科技行业的专家,共同探讨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教育出版领域的革新。
自20世纪60年代起,人工智能技术经历了多次迭代,如今已步入第四次浪潮。随着深度神经网络大模型的兴起,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人类社会的格局。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不仅能够生成文本、理解语言、解答问题,还能进行逻辑推理、处理数学问题、创作代码和处理多模态信息,展现出强大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科大讯飞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自2004年起便深耕智慧教育领域,见证了中国教育信息化从起步到数字化的全过程。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多个学段,科大讯飞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教育教学场景的关键技术突破,致力于推动因材施教和五育并举,为超过1.3亿师生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教育生态正朝着情景化、个性化和数据驱动的方向发展。然而,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个性化不足的问题逐渐凸显。对此,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京师讯飞公司总编辑毕海滨提出了《乘“智”而上,顺“智”而为》的主题演讲,分享了北师大集团在人工智能融合出版方面的实践经验,特别关注了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场景的探索。
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社长张彩红则从实践角度出发,分享了《以人工智能教育为抓手探索融合出版新路径》的观点,强调在引入人工智能新技术时,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总经理马朝阳在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作为教育变革的重要推手,正引领教育出版业向着智能化、精准化的方向迈进。他呼吁跨领域合作,共同探索如何更好地发挥人工智能在教育出版领域的潜力。
此次博览会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最新成果,还为教育出版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与会各方一致认为,通过深化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将能开创出教育出版的新纪元。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出版领域将迎来更多创新机遇,为实现个性化、高效的学习体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