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览
2023年,国内XR消费终端市场遭遇了低迷期,然而,第三季的XR企业投资融资活动却展现出了亮点。继2021年突破千万台大关,全球XR硬件市场因多因素影响而持续萎靡。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版)披露,今年第二季度,中国VR/AR头显总出货量(含VR与AR)共计15.6万台,较去年同比减少49.51%,其中VR硬件出货量为11万台,AR硬件出货量为4.6万台。
然而,尽管整体市场遇冷,投资领域却呈现了生机。据统计,第三季每月均有XR领域的公司宣布获得亿元级别的融资。具体来看,7月,AR衍射光波导企业至格科技宣布完成亿元级别的Pre-B轮融资;8月,专注于眼视光的AR/VR医疗设备制造商睿视科技完成了亿元A+轮融资;9月,Micro-LED技术供应商思坦科技获得了亿元级别的战略融资,元宇宙企业当红齐天则成功完成数亿元的C轮融资。
互联网巨头如阿里巴巴、腾讯、网易等,纷纷投身于XR企业的投资行列,旨在布局相关赛道。其中,网易与其他投资方共同投资了当红齐天,阿里巴巴连续投资了两家AR眼镜公司奇点临近与致敬未知。腾讯则参与了奥地利K12在线教育平台GoStudent的投资,助力其产品集成VR与AI功能。
从投资对象的角度看,XR核心器件供应链企业与AR硬件生产商获得了资本的青睐。例如,AI+AR眼镜研发商李未可获得了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AR眼镜企业叶木科技则获得了数百万元的种子轮投资,而AR厂商致敬未知则完成了千万美元的天使轮融资。树脂衍射光波导企业莫界科技亦取得了A轮融资,AR近眼显示公司仙瞬科技则获得了超千万的融资。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层面的政策扶持也为寻求资金支持的XR企业提供了一股强劲的动力。9月初,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指出到2025年,元宇宙技术、产业、应用、治理等方面将取得突破,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产业规模将显著扩大,布局更为合理,技术体系将更加完善,产业技术基础支撑能力将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本文由王伟撰写,徐恒负责编辑,马利亚进行美术设计,连晓东担任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