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49.0万亿元,同比增长4.8%,增速与上半年和1-8月基本一致。受第二季度较高的对比基数影响,第三季度的增速较上季度下滑了0.7个百分点。具体而言,7、8、9月的增速分别为4.5%、5.2%和4.8%。整体趋势显示出物流需求在波动中持续增长。
关键亮点: 1. 产业升级与需求增长:工业物流呈现出稳中有升的趋势,尤其是工业新能领域,包括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制造、飞机制造和智能消费设备制造等,物流需求显著增长。 2. 进口物流的稳定增长:进口物流总额同比增长13.7%,连续8个月保持正增长,基础原料成为主要支撑。原油、天然气、铁矿砂等能源产品及电脑中央处理部件、航空器零部件的进口物流量显著增长。 3. 绿色物流的快速发展: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同比增长18.7%,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和充电桩等领域的物流需求快速增长,有效推动了物流总额的持续恢复。 4. 线上线下消费的同步恢复: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8.4%,电商物流保持活力,特别是在9月份,农村以及全领域电商物流需求稳步回升。线下商贸领域物流需求也加速回升。 5. 物流服务质量的提升:国内物流运输承载和协同能力增强,跨境物流方面,中欧班列运行稳定,通关港口的便利化措施不断优化,物流服务质量稳步提升。 6. 投资与供应链协同的加强:物流领域投资回升,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增势良好,供应链产业协同更加紧密,社会物流费用稳中有降,物流成本有所回落。
挑战与应对: - 市场竞争加剧,物流服务价格持续低位,海运和公路运输领域供大于求的局面持续,企业盈利压力增大。 - 面对行业竞争压力,物流企业积极探索经营转型升级,如拓展供应链视角、强化资源配置和推进数字化转型。
未来展望: - 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效果显现,预计四季度物流运行将持续恢复向好,全年社会物流总额有望恢复至常态增长水平,预计增长4.5-5%。
中国物流市场在经历了波动之后,展现出稳健恢复的趋势。产业升级、进口物流、绿色物流、线上线下消费以及物流服务质量的提升,共同推动了物流市场的增长。面对竞争加剧的挑战,物流企业通过经营转型和技术创新,寻求新的增长点。未来,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和推动信息共享,物流行业有望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其在经济中的循环畅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