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台超导宽条光子探测器成功开发
作者头像
  • 哈利波特
  • 2023-11-01 00:00:00 3112

摘要:

美国国家信息通信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创性地设计了一种新型超导条状光子探测器,显著提升了光子探测效率。这一突破性的设备不仅具备200倍于传统超导纳米带光子探测器的条带宽度,还解决了传统探测器存在的低生产率及极化依赖性问题,为量子信息通信、量子计算机等领域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通过引入一种被称为“高临界电流组结构”的创新设计,研究人员成功开发出了世界上首台超导宽条光子探测器(SWSPD),并证实其在量子信息通信技术中的实用性。

详细解读:

近日,美国国家信息通信技术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宣布,他们发明了一种在宽条形下仍能实现高效光子探测的超导条状光子探测器新结构,此成果在光子探测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相较于传统超导纳米带光子探测器,该探测器的条带宽度扩展至前所未有的水平,达到了后者的200倍以上。这一创新设计有助于克服传统超导纳米带光子探测器面临的低生产率和极化依赖性挑战,为量子信息通信、量子计算以及其他前沿科技提供了性能卓越的光子探测解决方案。

研究团队采用了一种名为“高临界电流组结构”的先进设计,该结构允许在保持高效光子探测的同时,实现更宽的条带宽度,进而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台超导宽条光子探测器(SWSPD)。这款SWSPD的问世,标志着光子探测技术在量子信息通信领域的重大进展。它不仅提升了光子探测的性能和效率,还简化了生产流程,降低了制造成本,从而推动了量子信息通信技术的实际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与传统的纳米带型光子探测器相比,新开发的SWSPD无需复杂的纳米加工技术,而是通过通用光刻技术就能高效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此外,由于其较宽的条带宽度覆盖了从光纤照射的入射光斑,有效消除了传统探测器中的偏振依赖性问题,增强了光子探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性能评估方面,该探测器在电信波段的检测效率达到了78%,与纳米带型的81%相当,且在时序抖动数值上表现更优。这表明,尽管在某些指标上略逊于传统纳米带型光子探测器,但SWSPD在生产效率和稳定性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这一技术突破不仅为量子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实现联网量子计算机等前沿应用提供了关键支持。随着未来研究团队对SWSPD中“高临界电流组结构”的进一步探索,该技术有望拓展至更广泛的波段范围,包括从可见光到中红外光的高效光子探测,从而在深空光通信、激光传感、活细胞观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展望未来:

美国国家信息通信技术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正积极寻求进一步提升SWSPD的性能和应用范围,不仅计划在电信波段实现更高效率的光子探测,还致力于扩大光子接收区域的尺寸,以适应深空光通信、激光传感、活细胞观测等更广泛的应用场景。这一系列努力将有望加速量子信息通信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推动相关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哈利波特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超导光子探测器成功开发世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