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新兴应用的不断迭代,市场对计算处理能力(算力)的需求激增。在供不应求的背景下,算力市场开启了强劲的涨价模式。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一趋势与AI应用的加速迭代、算力需求的持续增长等因素密切相关,预示着算力市场可能进入一个中长期的涨价周期。
近期,算力行业的涨价现象频发,反映出市场供需格局的显著变化。如中贝通信与北京中科新远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的服务框架协议显示,其提供的每单位算力技术服务价格从9月的12万元跃升至11月的18万元,涨幅高达50%。中贝通信对此解释称,涨价是因服务器供应紧张导致算力服务器价格上浮所致。
同样,汇纳科技也宣布了对算力服务收费的上调计划,原因在于高性能算力服务器的需求激增,导致相关设备价格攀升。此外,多家A股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达了近期计划调高算力租赁价格的意向,反映了整个行业面对成本压力的共同反应。
算力行业的集体涨价并非偶然现象,它背后反映了AI应用的繁荣发展与算力需求的持续上升。AI作为驱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其快速发展带动了对计算能力的巨大需求。据数据统计,国内AI大模型数量已超过238个,且随着模型迭代,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国盛证券分析认为,算力集体涨价是供应紧张与需求上行的直接结果,同时也是AI大趋势的反映。在国际环境与AI应用加速迭代的背景下,此次涨价并非短期波动,而是预示着中长期的涨价趋势。
为了应对这一趋势,部分企业已提前采取措施。例如,弘信电子与燧原科技达成采购协议,锁定算力芯片的供给和价格,以保障未来算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上,算力概念板块的股价持续上涨。Wind数据显示,自11月以来,AI算力指数累计涨幅超过13%,累计涨幅超过72%,位列278个概念指数的第五位。多个算力概念股,如新易盛、恒为科技、寒武纪-U等,累计涨幅超过10%,其中恒为科技、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寒武纪-U等涨幅更是达到翻番水平。
从财务数据来看,多家算力概念股在2023年第三季度实现了显著的业绩增长,表明算力板块的盈利能力强劲。多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翻番,显示出市场对于算力服务需求的强劲增长。
全球范围内,AI算力需求的持续释放推动了商用算力线核心芯片厂商英伟达的业绩暴增。英伟达2024财年第二财季营收创历史新高,达到135.1亿美元,同比增长101%;其中数据中心业务收入103亿美元,同比增长171%;净利润达61.88亿美元,同比暴涨843%。中国市场需求占英伟达数据中心收入的比例约为20%至25%。英伟达预计今年Q3营收为16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70%。
展望未来,全球经济体正加大对AI的投入,算力板块带来的业绩增长有望持续显现。行业分析师预测,随着AI应用的快速发展,AI算力的国产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在综合成本、性价比、技术迭代和产品支持等因素的推动下,国内厂商拥抱国产算力芯片的趋势愈发明显。国产厂商在硬件性能和软件生态上的加速追赶,将为国产算力芯片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算力市场的涨价潮反映了当前技术革新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全球范围内,AI应用的加速迭代正推动算力需求激增,而国内的AI算力发展有望加速,为相关产业链带来新的增长机遇。面对这一趋势,市场参与者应密切关注技术动态、供需变化和政策导向,以期抓住这一时代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