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智能网联汽车准入与上路通行》——四部门联合政策解析
近日,工信部等四大部门联合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准入与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旨在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准入与上路运行,具体包括筛选具备量产条件、配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并在指定区域内实现上路通行。此通知明确了自动驾驶事故责任的归属,标志着国内高级别自动驾驶商业化时代的即将开启。
政策解析:
高级别自动驾驶准入标准:依据《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国家标准(GB/T 40429-2021),汽车驾驶自动化功能分为六级,从L0至L5,其中L5代表完全自动驾驶。L2级辅助驾驶虽广泛应用于市场,仍以驾驶员为主要操控者,而L3及以后级别则转向系统控制车辆。
政策难点与突破:L3级别的自动驾驶仍需驾驶员介入部分场景,这增加了政策制定与安全责任划分的复杂性。自2019年起,国内L2级辅助驾驶实现大规模量产,多数智能汽车品牌宣传产品时侧重于L2+级别。
小马智行的观点:自动驾驶科技企业小马智行表示,此次试点旨在解决L3/L4级别自动驾驶商业化面临的法律障碍,通过认定的车辆可以上路公告、获得正式车牌,并按照现行交通法规提供运输服务,从源头上促进了商业化进程。
关键要素:试点政策的核心在于量产车辆上路及正式牌照的发放。此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已划定特定区域,允许自动驾驶汽车在限定时间内进行出租车、城市公交等商业化试运营,但试点车辆数量有限,多为L4级别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此次政策则放宽了对量产车型的限制,预计将开放更多L3级别的自动驾驶车辆。
事故责任认定:通知中明确规定,自动驾驶激活状态下,驾驶员无需承担责任;未激活状态下的事故责任,则参照一般交通法规进行判定。
试点与市场预期:
首批试点:预计首批试点将率先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实施,每座城市选择一家当地汽车制造商与政府合作,共同申请具备资格的量产车型。
市场前景预测:中金公司研究报告预计,首批获得资格的汽车公司有望在2024年初启动,这也将侧面验证各品牌的技术实力与储备。
市场布局与竞争:多家企业已在华布局L3级别自动驾驶系统。奔驰计划在中国市场推出Drive Pilot L3级别自动驾驶系统,而宝马集团计划在2023年底或2024年初推出L3级自动驾驶功能。
特斯拉动态:特斯拉有望在中国部分大型城市落地FSD功能,其车辆最新版车主手册中新增了FSD Beta的相关介绍和使用规范,此前仅在美国进行了小范围测试。
行业趋势:国内头部汽车品牌正集中力量研发高速和城市NOA(自动领航辅助驾驶)功能,该技术被认为接近L3级别,对从L2到L3的过渡至关重要。小鹏、问界等品牌已开始在城市NOA功能的部署,其他如理想、蔚来、智己等品牌也公布了具体的发布时间表。
行业专家观点:
王显斌高级总监 认为,此次政策出台将显著利好高速NOA、城市NOA及通勤模式等功能的全面配置与应用场景。技术领先型企业将在此阶段获得竞争优势,加速发展与技术迭代。
市场展望:预计随着产品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成本将迅速降低,高阶自动驾驶功能将成为各大品牌的竞争焦点和用户关注的热点。未来两至三年内,部分公司可能考虑购买先进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技术付费有望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
挑战与未来展望:
试点阶段:试点准入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重点关注安全评估与技术可靠性的开发,以划定自动驾驶的适用场景与能力边界。
全面开放:全面放开自动驾驶可能还需时日,汽车公司应遵循特定运行场景与要求,持续创新技术、增加实用功能,以提升智能驾驶的核心竞争力。
结论:此次政策发布标志着国内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重大进展,预示着高级别自动驾驶商业化时代的到来。随着政策的实施与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品牌与产品的差异化将日益显现,未来智能驾驶领域的发展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