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R行业步入成熟期后,这家公司试图打破XR专用芯片空白
作者头像
  • 大话智能
  • 2023-11-26 08:24:03 3098

导览

自2012年Oculus Rift的问世,中国XR(AR、VR、MR等技术统称,即扩展现实)产业经历了一系列起伏,从2016年的VR元年,穿越2017年的寒冬期,直至2021年底的元宇宙热潮,最终逐步迈向成熟。一位长期跟踪XR行业的投资者指出,过去XR未能形成独立产业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依赖与智能手机等其他产业共享的产业链。然而,这一局面正在逐步改变,XR行业在高清显示屏、精确传感器和强大集成电路计算能力的支持下,正逐步构建起自己的技术基石。

与智能手机的发展历程相似,XR设备的核心——XR芯片的性能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吸引了众多科技巨头的关注。例如,Apple、Samsung、Meta等企业都在探索自研XR芯片的可能性,其中Apple Vision Pro搭载的Apple R1芯片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在中国市场,万有引力作为一家专注于XR空间计算芯片设计的公司,已崭露头角。该公司致力于研发XR设备专用芯片及其相关组件,以核心芯片为核心,辅以硬件技术和算法,提供下一代XR空间计算的全面技术解决方案。

投资机构对万有引力展现出浓厚兴趣,自成立以来,万有引力已完成包括天使轮、Pre-A轮、Pre-A+轮、A轮在内的多次融资,每轮融资额均达数亿元人民币,背后支持者不乏红杉资本、IDG资本、众源资本等重量级风投机构。

XR芯片不可或缺的原因

XR设备旨在为用户提供沉浸式的虚拟三维空间体验,其中,See-Through功能(即通过设备前置摄像头实时观察外部环境,俗称透视功能)不仅能确保用户对真实世界的感知,还能为设备增加更多AR特性,提升实用性。

实现See-Through功能的技术主要有VST(视频透视)和OST(光学透视)两种。Apple Vision Pro采用的Eye Sight功能即是VST路线的代表。基于VST路线的XR设备通常配备多个传感器,这意味着它们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来处理大量图像和数据,以提供流畅、逼真的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体验。

此外,低延迟处理能力对于避免用户眩晕至关重要,它确保了用户能自然、舒适地与虚拟环境互动。

早期的VR一体机普遍使用高通的骁龙XR2芯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基本需求,但并未充分适应XR设备对交互性和显示效果的特殊要求。

曹曦,砺思资本的创始人,曾明确表示:“实现高清、低延迟、无眩晕的视频穿透体验,是推动空间计算从游戏主机走向办公和更广泛的消费市场的关键。”他认为,这需要专用协处理器芯片,不仅能够融合传感器数据,还应进行AI处理,与主控芯片协同工作,实现虚拟与现实的无缝结合。

创业团队的机遇

与大型科技企业相比,创业公司在快速迭代和创新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找准细分市场切入点并迅速行动是关键。

随着XR技术在社交娱乐、生产制造、医疗保健、教育培训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高性能XR芯片的需求持续增长。在第三方XR专用芯片研发领域相对匮乏的情况下,专业团队开始投身创业。

万有引力的领导者在斯坦福大学攻读电子工程博士学位期间,积累了丰富的XR研发经验,其他联合创始人分别来自苹果、华为、Meta、亚马逊等公司,他们的专业领域涵盖XR芯片、显示、光学、感知、算法等。

万有引力推出的第一款产品——GravityXR仿生视觉芯片,集成了显示、感知、图像等多方面的硬件加速处理定制设计,提供多种传感器接口及相应感知、图像算法应用,以及高分辨率/高帧率的显示接口和相应的显示效果增强技术。

这款芯片在性能方面达到了8K/120Hz的智能水平,实现了比AR更加强大的MR应用,确保了舒适无眩晕的体验,提升了VR/MR的画质效果,包括高质量显示、光学增强和相机处理能力,为感知技术提供了足够的灵活性和计算能力。

市场趋势与挑战

XR设备正在向下一代交互工具的方向发展。IDC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VR/AR消费支出为139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增长至50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32.3%。长远来看,当XR设备从小众游戏机、维修检测等特定场景转变为大众普及的产品,XR芯片领域无疑将迎来新的领军企业。

初创芯片厂商在半导体行业面临的研发成本高、投入周期长的问题,使其必须应对现金流压力。在芯片流片前,万有引力与业界主要厂商合作开发了系统级测试平台,此举有助于验证芯片算法及架构、展示部分功能整合以及实时VST效果,从而提高流片的成功率。

万有引力的创始团队预计,第一代芯片有望在2024年内实现量产,并已开始与产业头部玩家进行接触,部分合作已达成战略研发协议。在Pre-A+轮融资中,万有引力表示将部分资金用于流片生产和下一代芯片的研发,表明公司正坚持长期投入,稳健推进产品迭代。

“虚拟现实是一个值得长期投入的领域”,万有引力的CEO表示,“我们和投资人都坚信,在硬科技领域深耕,进行长期投资是明智之举。”


请注意,上述内容是对原文的深度改写,旨在保持信息完整性的同时,尽量减少与原内容的相似度,并确保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与原文有明显区别。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大话智能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成熟期这家步入芯片试图打破空白专用行业公司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