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11月24日,2023年第十六届四川电视节举办了一场“有声阅读发展论坛”,主题为“推动有声阅读助力文化强国”。此次论坛汇聚了9位来自业界、学界的专家学者和知名机构负责人,围绕新媒体环境下的有声阅读前景、有声精品读物创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开幕式与主题发言:论坛以《有声阅读:赓续文脉 守正创新》为题,由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秘书长黄炜进行开场主旨演讲。黄炜强调,有声阅读面临的关键课题是如何突破既有限制,扩大其外延,以满足人们在深度学习等高层次需求方面的新需求。他呼吁行业参与者应提升认知维度,拓宽视野,共同推动有声阅读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技术与创新: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指出,数字内容消费已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表示,有声阅读行业需利用数字技术,在内容呈现、传播渠道和表现手法上进行创新,特别是在质量管理和主播服务等方面进行更多探索,以提高作品的制作质量和管理水平,从而打造一个健全、健康、充满活力的行业生态,为文化传播事业做出贡献。
多角度讨论:论坛邀请了多位专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展开讨论。王秋、曾祥敏、杨亚楠、张晶晶、李正国、秦艳华、虹云等嘉宾分别围绕融媒体时代有声阅读的机遇与挑战、声音的场景应用创新、版权保护与发展、AI数字化助力有声内容和文化传承、AI透视技术对有声阅读发展的驱动力、有声阅读年度影响力发布及发展趋势、话筒到舞台的声音魅力等主题分享见解。
知识产权与技术融合:杨亚楠特别提及在AI内容数量激增的背景下,声音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曾祥敏则强调有声阅读可通过技术赋能,融合多种媒介,增强其亲近感、陪伴感、沉浸感和穿透力,以更好地服务受众。
未来展望:李正国指出内容是媒体生存的核心,但在重视内容的同时不应忽视技术的发展。他提到,将有声阅读与AI结合将带来巨大的提升潜力。然而,他也指出了AI在情感表达上的局限性和推广过程中的挑战,强调AI在有声阅读领域的应用仍需持续优化。
文化传承与社会责任:秦艳华从全球视角出发,提出立足中国市场、放眼全球市场,实现产学研用相结合,注重内容导向,弘扬先进文化,倡导技术引领,满足多元需求,助力精品开发,促进IP转化,以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战略方向。她强调了语言在提高国民素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性。
结束语:论坛最后,80岁的著名演播艺术家虹云深情回顾了中国电视播音的发展历程,倡导继承老一辈的优良播音传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激发了现场观众的热情。她强调朗读是提升个人修养的途径,有声阅读事业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对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此次论坛不仅展示了有声阅读行业的最新动态和技术趋势,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深刻思考,为推动有声阅读助力文化强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