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览
【《环球时报》报道】美国《华尔街日报》指出,谷歌近期宣布研发了名为Gemini的先进人工智能(AI)软件,宣称其性能超越市场上的所有AI系统,甚至优于OpenAI的产品。美国企业持续推出重量级AI产品,有人认为美国在AI领域遥遥领先,中国难以望其项背。
《软价值经济学:数字经济时代的底层逻辑》的作者、万博兄弟资产管理公司的董事长、著名经济学家滕泰在接受《环球时报》专访时,分享了关于AI领域竞争的关键洞察。他指出,与美国相比,中国拥有广泛的AI应用场景和多种优势,任何AI大型模型一旦落地,就能迅速应用于市场和科研,实现双轨促进和增长。滕泰预测,中美两国在未来几年内都有可能在AI领域迎来爆发式增长。
【访谈内容】
经济增长视角的转变: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深受物质经济学和物质财富观影响。财富被分为物质态财富和信息态财富两大类,分别对应硬价值和软价值。重视硬价值而忽视软价值的观念导致了投资与消费失衡,以及对生产资料的偏重和生活资料的轻视。滕泰强调,互联网、AI和芯片等不应被视为非生产性的活动,它们同样能创造财富。
制造业的重要性:制造业的价值核心在于软价值,无论是芯片、汽车还是家电,其价值主要源于研发和创意。滕泰解释,虽然研发创意能够带来经济效益,但未必能解决蓝领就业问题。此外,疫情暴露出中国供应链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优势,促使西方国家考虑构建多元化供应链,以减少对外部的依赖。
AI领域竞争焦点:在全球AI竞争中,核心焦点包括通用AI大模型的竞争和芯片算力的差距。中国在大模型建设和芯片算力方面与美国存在显著差异。然而,滕泰提出,中国在AI领域拥有三种“突破路径”,分别是研发创意价值、场景价值和参与群体价值。通过优化创新机制、利用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吸引大量参与者,中国在AI领域具有潜在的增长空间。
高质量发展与转型建议:针对企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和转型的问题,滕泰以海尔为例,强调了创新对于传统制造业转型的重要性。海尔通过实施“创客模式”,激发员工创新潜力,实现了从传统制造企业向创新主导型平台企业的转变。这一模式的成功案例为企业提供了转型方向。
把握财富流向:滕泰指出,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财富流向的规律适用于不同阶段,而在数字经济时代,掌握“创新函数”的原理是获取财富的关键。他认为,平台型企业将成为聚集财富的中心,无论销售商品、服务还是内容,都需要以平台作为起点。以苹果公司为例,其市值达到3万亿美元,预示着未来10年内可能出现市值10万亿美元的平台型企业。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AI领域和数字经济时代面临独特机遇与挑战,通过聚焦软价值、创新机制和平台建设,有望实现快速成长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