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科技革新与环境保护:超晶格红外探测器的崛起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科技进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其中,超晶格红外探测器作为现代红外技术的杰出代表,以其卓越性能在航空航天、环境监测、安全防护等多个领域展现出独特价值,成为促进双碳政策实施的重要工具。它如同人类的另一双眼睛,让世界变得更为立体可感。
本期,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徐志成先生——中科爱毕赛思(常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硕士生导师及中科院青促会会员。他不仅拥有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博士学位,还在红外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领域积累了深厚的知识与实践经验。
中科爱毕赛思是一家专注于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依托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公司由一支专业团队创建,获得了常州国家高新区的鼎力支持。其目标在于实现新一代红外材料、芯片、探测器组件的全面国产化,以解决高端制冷型红外探测器领域的技术瓶颈。
公司技术团队深耕本领域多年,成绩斐然,包括入选常州市重大项目库、常州市苗圃培育企业,主持多项国家级及省级研发项目,并荣获多项荣誉。短短两年多时间内,中科爱毕赛思已成功开发出超晶格红外探测材料分子束外延、芯片全流程制备以及探测器组件封装测试技术,预计到2023年底,将具备全国产化批量制造的能力。
在节目中,徐志成先生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超晶格红外光电探测材料与器件,即第三代红外光电探测技术。这类探测器能够全天候、全天时地感知物体,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能提供清晰的图像。它们在气象卫星、气体探测等领域广泛应用,尤其是能精准监测大气状况,如水汽浓度、湿度、气溶胶成分等,为气象预测提供重要数据。
谈及公司核心产品,徐志成表示,超晶格红外探测器是高性能红外光电探测器的最新代表,能在无光条件下穿透雾霾、烟尘等恶劣环境,实现远距离目标的观测。其优势在于作用距离远、抗干扰性强、全天候工作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
然而,由于技术封锁与产品禁运,该领域长期以来存在“卡脖子”问题。中科爱毕赛思凭借自主研发,打破了这一局面,填补了市场空白,为国内高端红外探测器的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面对研发挑战时,徐志成分享了团队从零起步,克服重重困难的经历。从高质量薄膜材料的获取,到复杂半导体技术工艺的掌握,团队成员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展望未来,中科爱毕赛思立志成为国内顶级的红外探测器供应商,不仅具备全流程自主研发能力,还能为下游用户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推动行业技术升级。公司将继续以创新为核心,致力于红外探测领域的前沿探索,为国家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安全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