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0日,一场聚焦于“韧性穿越奇点时刻”的异想大会在京城的香格里拉酒店拉开帷幕,由《财经天下》周刊、市界及市界研究院共同主办。会议中,小冰公司的领军人物李笛发表了题为《生成式AI与数字人之商道未来》的主题演讲。
李笛指出,当前的技术潮流,尤其是大型模型,虽在技术迭代过程中占据关键位置,但也并非万能灵药。他强调,科技发展并非直线式加速增长,而是呈现出周期性的波峰与波谷,逐步推进的创新模式。面对中国互联网行业成熟的背景,技术创新常需克服既有的技术负担。在此背景下,中国科技行业在大模型创新领域,相较于全球其他地区,面临着相对较高的挑战。
李笛预判,技术创新的波动期即将消退,标志着新的技术范式正逐渐清晰。然而,当前许多创新产品尚未经过充分验证,其应用范围和潜力仍待探索。他认为,技术范式的转变不大可能仅通过参数规模的增加来实现新能力的涌现。相反,应将重点放在深化现有技术成果的应用上,避免过度依赖模型参数的堆砌。
李笛指出,AI产业面临的一大挑战在于商业模式的构建。尽管AI技术创造出了巨大价值,但与AI公司实际获取的价值之间存在着显著差距。传统按调用次数付费的商业模式难以持续,因为它可能导致市场的最终萎缩。他提出,AI公司需要探索与技术创新相匹配的新商业模式,而这将成为2024年行业探索的关键领域之一。
在商业模式的探讨上,小冰公司尝试与Netflix、网易云音乐等合作伙伴开展创新合作。通过与Netflix的合作,小冰成功推出全球首部生成视频短片,成为内容制作平台的联合生产者,并从中获得了15万美元的收益。与网易云音乐的合作,则实现了AI歌手能力的全链路打造。
李笛强调,AI行业不应固守单一技术路径,而应探索多元化的创新途径。他鼓励行业参与者摒弃简单的模仿和竞争,转向更具前瞻性和创造力的方向发展,寻找更多维度的创新机会,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在2024年的前景展望中,他呼吁AI行业摆脱“做题家”思维,鼓励探索不同领域的创新,而非仅仅追逐排行榜上的名次或复制已有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