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普集团50亿重金加码人形机器人这次又会踩准风口吗?
作者头像
  • 夏祥毅
  • 2024-01-15 14:47:27 3106

导语:

《投资观察》李明宇

拓普集团(601689.SH),一家在汽车零部件行业深耕多年的公司,近来宣布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达成合作,投资50亿元人民币,旨在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机器人核心部件生产基地。此消息一出,不仅揭示了拓普集团在机器人领域的雄心壮志,也为行业内的风向标带来了新的注脚。

机器人电驱系统的价值与挑战

电驱系统作为人形机器人的关键组成部分,不仅价值量高,且技术壁垒显著。这类系统是驱动机器人体态动作的动力源泉,特别是在足式机器人领域,对电驱关节的微型化、轻量化以及负载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电驱系统在人形机器人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其价值量占比高,制造难度大。

拓普集团的野心与转型

拓普集团对人形机器人的布局,从执行器到电驱系统,展现出了其对这一新兴市场的深度探索与野心。在新能源车市场由成长期步入周期性的背景下,拓普集团通过布局机器人领域,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这被视为一次战略性的转型尝试。

踩准风口的成长路径

拓普集团成立于1983年,至今已有四十年的历史,其在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积累与洞察力,使其成为了行业的领头羊。公司通过与客户的紧密合作,特别是与上海通用的早期合作,积累了宝贵的同步研发经验。随后,拓普集团的客户结构逐渐优化,尤其是在2017年至2019年间,吉利汽车成为了其重要的合作伙伴,收入占比超过30%。这一时期,拓普集团的主营业务集中在减震和内饰领域,尽管作为传统汽车零部件厂商,面临着行业竞争激烈和企业重资产的压力,但其仍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实现了稳定的业务增长。

新能源车爆发与战略布局

拓普集团的快速发展始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大爆发。早在2016年,公司就已涉足特斯拉的供应链体系,通过深化与优质客户的合作,拓普集团将业务范围扩展至底盘系统、热管理系统、汽车电子等多个领域,构建了围绕汽车底盘的平台化产品体系。目前,拓普集团在新能源车领域的布局涵盖了九大产品线,每辆车的配套价值可达3万元,其中轻量化底盘和热管理系统已成为其核心竞争力,推动了业绩的增长。2021年后,拓普集团的净利润突破10亿元,营收突破百亿元,市值也达到了历史高点的1000亿元。

商业模式与客户结构的优化

拓普集团的成功,得益于其独特的商业模式——作为Tier0.5供应商,不仅提供零部件,还承担部分集成功能,这使得公司在与车企的合作中处于更加核心的位置,能够有效降低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并在积累产品经验的同时,更好地匹配客户需求,从而实现与客户的共同成长。

业绩与未来的不确定性

然而,最新季度数据显示,拓普集团的业绩增长速度有所放缓。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9.91亿元,同比增长15.82%,扣非后净利润为4.73亿元,同比下降3.21%。特斯拉产线升级的影响,导致单季度产量同比增长18%,环比下降10%。随着新能源车行业增速放缓,从成长期转向周期性,这无疑对拓普集团的估值产生了影响。

连续募资与产能扩张

拓普集团的业绩增长,伴随着产能的扩张。但公司净利率仅为10%左右,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的资本投入,因此公司主要依赖于募资。自2015年上市以来,拓普集团已完成四次募资,总计84亿元。这些资金用于多个项目的建设,旨在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机器人赛道的加码

近期,拓普集团宣布投资50亿元,用于建设机器人核心部件生产基地,这标志着公司对机器人领域布局的进一步深化。与之同步,三花智控也宣布了类似的计划,共同预示着机器人产业的加速发展。根据预测,全球人形机器人在服务机器人中的渗透率有望在2026年达到3.5%,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20亿美元,到2030年有望突破200亿美元。拓普集团在机器人执行器领域的优势显著,包括自研能力、整合能力、精密加工能力以及研发资源,加之与特斯拉的深度合作,为其在机器人赛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展望

尽管拓普集团在机器人领域展现出的潜力令人期待,但未来六年市场的不确定性仍存在。拓普集团对于2024年实现300亿元收入的可能性持乐观态度,这一目标的实现主要依赖于特斯拉、理想、赛里斯、小米、比亚迪等客户的支持。然而,机器人产业的快速成长也带来了产能过剩的风险,尤其是大规模建设后的产能利用率问题值得关注。无论如何,拓普集团的战略布局与市场表现值得投资者持续关注。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夏祥毅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风口重金人形加码机器人这次集团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