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正在抢走翻译的“饭碗”
作者头像
  • 飞之家
  • 2024-01-18 10:18:12 3044

标题:AI浪潮冲击职场:语言学习平台多邻国裁员,转向人工智能

正文:

在AI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全球语言学习平台多邻国成为了近期裁员风波的焦点。据报道,该平台在去年底削减了约10%的外部合同工,转而采用OpenAI的GPT-4等大型模型进行翻译工作和内容创作。这一举措反映了AI在职场中的快速渗透,正逐渐改变着传统的雇佣模式。

此次裁员的消息最早源自海外社交媒体Reddit,一位被解雇的翻译员工指出,他的职位被AI替代,原因在于AI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其工作内容,使得公司只需保留少数负责审查AI产出内容的员工即可。裁员不仅帮助多邻国节省了大量人力成本,但受影响的主要群体为外部合同工,而非内部的正式员工。

成立于2011年的多邻国,以其游戏化的学习方式,致力于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帮助用户学习多种语言,覆盖英语、法语、日语等40个语种。它与国内广为人知的学习应用如流利说、百词斩等相似,强调利用科技手段定制学习内容。

早在ChatGPT引起科技界轰动之前,多邻国便与OpenAI展开了合作。目前,多邻国已整合了三个AI功能,其中GPT-4应用于一项收费最高服务,以承担调用OpenAI接口的费用。许多企业,在面临裁员时通常以“业绩压力”为由,然而,多邻国的营收和股价却处于历史高位。

尽管多邻国在过去的几个季度中连续亏损,但在接入GPT-4的两个月后,实现了当季净亏损的大幅收窄,并在后续季度实现了盈利。截至发布时,多邻国股价攀升至214美元,这是自上市以来的第二次超过200美元,远超国内头部教育企业新东方的76美元和好未来的11美元。而在引入AI技术前,多邻国的股价在90美元左右徘徊。

值得注意的是,多邻国并非孤例。包括网易、科大讯飞在内的多家科技企业也在将AI技术融入翻译业务。根据市场研究公司Global Market Insights的数据,2020年AI翻译市场规模仅为6.5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增长至30亿美元,增幅接近4倍。

AI翻译相较于传统人工翻译的优势在于速度和成本的显著降低。然而,AI在处理文学类内容、尤其是古文和诗句时,仍存在较大局限。AI翻译系统需要掌握丰富的词汇数据和精准的情感理解能力。部分专业词汇在现有语料库中出现频率较低,限制了AI模型对专业领域词汇或表达方式的学习。此外,AI在处理双关语、隐喻等复杂语言结构时,灵活性和精确度仍有待提升。尽管如此,随着ChatGPT的广泛讨论,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担忧AI对其就业的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指出,全球约四成的工作岗位面临AI带来的变革压力,翻译工作者、作家、媒体从业者等行业的岗位受影响尤为显著。

这场AI与职场的碰撞,预示着未来劳动力市场可能面临更大的变革。在不远的将来,面对AI的挑战,劳动者或许需要不断适应新技术,以保持竞争力。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飞之家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人工智能抢走饭碗翻译正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