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26日举行的全球科技盛会上——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5G-A成为讨论的焦点。无论运营商、通信设备制造商还是互联网企业,都开始聚焦这一技术趋势。
5G-A,即5G的进阶版(也被称作5.5G),在功能和覆盖范围上进行了部分升级。华为介绍称,5G-A的下行速率可达10Gbps,相比原始的5G提升10倍。其目标并非替代现有5G网络,而是在6G商业化前,针对某些特定场景弥补5G无法实现的功能。
作为全球5G建设的领先国家之一,中国已累计建成318.9万个5G基站,移动电话用户总数中的5G用户占比高达42.8%。尽管如此,关于5G对用户体验的显著改善,如文件下载速度从10秒缩短至1秒,用户感知变化不大;在企业应用领域,5G技术的广泛应用仍局限于个别试点项目,未能实现大规模推广。
面对5G尚未全面实现商业成功的现状,为何还需大力推广5G-A?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及车联网的兴起,成为5G时代的标志性应用。尤其在VR、AR和车联网领域,对低延迟和高速率的需求超越了现有5G网络的能力,因此迫切需要5G-A的升级。
工业界对5G-A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在自动驾驶领域,预计未来辅助驾驶场景的月网络流量将达到300GB乃至TB级别。现有的5G带宽(1Gbps)无法满足工业应用对大上行带宽、确定性延迟、高可靠性和精准定位的要求。
邬贺铨强调,5G与4G之间并未形成显著差异,用户体验感知不强,市场上急需5G支持的应用却难以得到充分的网络能力支持。5G-A的出现,旨在提供性能上的数量级提升,实现万兆体验和千亿级连接。
华为作为5G-A商用的主要推手之一,已在全球20多个城市启动商用验证与测试。中东地区的六个国家已完成10Gbps速率验证和新业务孵化,欧洲、亚太和拉美等地的运营商亦在积极验证10Gbps能力,为中国内地的三大运营商全国重点城市的5G-A网络部署打下了基础。
5G-A的部署面临成本与回报的平衡问题,全球运营商在频谱竞拍、网络建设和运营上已投入大量资金,且随着中高端用户转向5G网络,5G带来的收入增长效应正在减弱。部分运营商对此持谨慎态度。
爱立信全球网络业务战略负责人Hans Hammar表示,5G-A的部署实质上是软件更新,通过验证互操作性,现有基础设施可通过软件升级至5G-A,这一过程不会显著增加成本。中信建投认为,5G-A能否快速实现产业化的关键在于市场需求。考虑到当前5G应用的局限性,运营商应以现有网络升级为主,平衡投资与长远发展策略。
面对5G-A的推出,业界正积极探索其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潜力,同时寻求成本控制和商业价值最大化的方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步适应,5G-A有望在未来引领新一轮的通信技术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