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获OpenAI等巨头投资 估值飙升至26亿美元
作者头像
  • 陈艳红
  • 2024-03-01 14:01:01 3052

导览

财经资讯平台于3月1日发布报道,新兴科技公司Figure Robotics在上周四宣布,已成功从一众重量级投资者处筹集了约6.75亿美元的资金,此轮融资推动公司市值攀升至26亿美元。根据双方合作协议,Figure Robotics将与OpenAI携手合作,共同研发下一代人形机器人的AI模型,并计划依托微软的Azure云服务,构建AI基础设施与数据存储体系。

Figure Robotics的首席执行官Brett Adcock表示,此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推进大语言模型的开发、扩大生产规模以及吸纳更多专业人才。公司正致力于开发基于OpenAI先进GPT模型的AI系统,旨在让Figure机器人能够具备与人类交互、识别物品并执行复杂任务的能力。

Figure Robotics成立于2022年初,总部设在美国硅谷,专注于研发适用于危险或非友好环境的机器人。其首代产品Figure 01于2023年11月展示了行走能力,外形与人类高度相似。公司承诺,研发的机器人主要服务于制造业、航运、物流、仓储及零售行业,且不会涉足军事或国防领域。

Figure Robotics近期发布视频展示了Figure 01的操作演示。视频显示,机器人能精准地拿起并搬运塑料箱至数米远的传送带上,尽管动作略显笨拙,但成功完成了任务。Figure 01的未来目标是实现日常任务的独立完成,为此需开发更强大的AI系统。

市场展望

当前,全球企业竞相将人形机器人概念转化为实际应用。亚马逊支持的Agility Robotics正筹备建立年产能达1万台的Digit人形双足机器人工厂,目前单台机器的运营成本约为每小时10至12美元。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备受瞩目,马斯克预计,到21世纪40年代,全球将拥有10亿台人形机器人。波士顿动力公司与1X Technologies等公司也在积极开发相关产品,其中1X Technologies在OpenAI的支持下,最近筹集了1亿美元资金。

市场分析预测,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据高盛分析师估计,至203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8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人形机器人的出货量将突破25万台。STIQ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分析师Tom Andersson认为,对人形机器人兴趣的增长趋势预计将持续一段时间,但在此之前,还需经历重大技术进步。

人形机器人生产成本高昂,包括致动器、电机和传感器等关键部件。高盛研究团队指出,随着技术发展,成本预期在未来几年内将有所下降。据分析,成本已从去年的每套5万美元降至当前水平,预示着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乐观。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陈艳红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估值升至人形机器人巨头美元投资OpenAIFigure公司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