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根据《财富》杂志的报道,OpenAI在内部备忘录中明确表示,公司立场坚定,反对埃隆·马斯克发起的诉讼行动。OpenAI的首席战略官杰森·权在备忘录中反驳了马斯克关于OpenAI实际上是微软事实上的子公司的论断,指出马斯克的这一举动可能源自他对OpenAI不再深度参与公司发展的感伤情绪。
《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指出,马斯克作为OpenAI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对OpenAI转向“闭源”策略一直持有异议。于2月29日,马斯克决定因违背创立协议为由起诉OpenAI,这一举动震惊了科技界。
事件背景:
OpenAI,一家非营利性人工智能研究机构,由马斯克、现任CEO萨姆·阿尔特曼及总裁格雷戈里·布罗克曼于2015年共同创立。2018年,马斯克退出了OpenAI的董事会。然而,马斯克在起诉书中声称,自2023年起,OpenAI的行为严重偏离了最初的协议,损害了其对开放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承诺。
诉讼详情:
马斯克在诉讼中列举了违约、违反受托责任及不公平商业行为的指控,要求OpenAI恢复至开源状态,并禁止OpenAI、布罗克曼、阿尔特曼及其合作伙伴微软从公司的AGI技术中获取利益。在这场诉讼中,微软被列为共同被告。
马斯克提出,GPT-4的技术细节仅限于OpenAI和微软知晓,这与所谓的“开放AI”理念相悖。他认为,GPT-4作为一款封闭产品,微软有望通过面向公众销售获得巨大收益,而如果OpenAI按照协议向公众免费提供技术,微软的盈利可能性则会大打折扣。
诉讼焦点:
诉讼书还关注了2023年OpenAI对阿尔特曼的“逼宫”事件对公司结构的影响。马斯克指出,阿尔特曼的解雇促使微软介入,迫使原本支持和理解AI技术的董事会成员辞职。当前的董事会成员已不再具备技术专长,且缺乏对AI公共政策的理解。
马斯克担忧,OpenAI的运营模式已从一个专注于非营利目标的机构转变为以利润为中心的模式,微软对OpenAI的控制力使得其能够推迟宣布AGI的达成,从而保留技术的私有性并从中获利。
结论:
诉讼书进一步揭示,OpenAI的非营利组织模式在技术成熟后转移到营利实体的做法,颠覆了硅谷传统的风投运作模式。此外,向非营利组织投资1美元可享受50%的税收减免,降低了实际的资金成本,这种机制引发了争议。
相关链接:
来源: 《财富》杂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李孟林)
发布平台: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