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览:经济观察网的撰稿人杜涛与田进报道,于3月27日,第四范式的联合创始人兼CEO胡时伟,在参与完博鳌亚洲论坛的民营企业家圆桌会议后,接受了本网的独家采访。胡时伟指出,相比其他会议,博鳌亚洲论坛在内容整合上更为注重多元化,议题覆盖了科技、产业、环保、文化等多个领域。
在论坛上,胡时伟特别聚焦于科技议题,如AI与产业进步、数字化转型等热点。他观察到,民营企业展现出对创新的极大热情,而其所处的数字经济正全面渗透于社会经济的各个环节。
访谈中,胡时伟深入讨论了数字技术的进展、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意义。他强调,数据本质是一种资产,但同时也伴随着成本。数据的价值需通过处理及在行业内的应用来显现,当数据创造的价值超过维护成本时,方能视为正面资产。
胡时伟回应,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新型生产力的发展,并推动“AI+”行动计划,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他认为,新型生产力的核心在于技术创新,特别是在劳动者、生产资料、劳动对象三个层面的革新,旨在超越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其重要性堪比钢铁、水泥、电力等传统资源。
从数字经济角度看,数据将成为新型生产力的关键驱动,与传统资源同等重要。然而,数据的价值取决于其应用,只有被有效利用,才能创造价值。
胡时伟解释,数据既是资产,亦有成本。数据的价值需通过处理和行业应用体现,当数据带来的收益超过其维护成本时,它才能转化为正面资产。若仅产生成本而无产出,数据资产可能贬值,甚至沦为负资产。
因此,关键在于如何确保数据资产持续产生正面效益。
胡时伟表示,数据的价值源于其实际应用,而不仅仅是收集与储存。数据资产的价值并非一次性确定,而是在应用过程中动态变化。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数据资产的整合与智能应用,能够实现价值倍增。
政府激活数据资产的关键在于能否激发其增值潜力。
胡时伟认为,过去,技术更多是在寻找应用场景。而现在,在国家数字经济战略及高质量发展政策指导下,数字技术的发展逻辑已发生转变。随着产业数字化目标的明确,所有需求均已浮现,这些需求源自对产业快速、高效、优质发展的政策要求。
有了明确的方向与需求,过去的开发路径将面临变革,促使数字技术迭代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