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讲师做客《DOU来聊聊》谈网暴:多数网暴是“小剂量微小的毒”
作者头像
  • 梁传玺
  • 2024-03-29 00:00:00 3064

导语:

近期,公众对网络暴力的认识不断深化,但仍存在一些模糊观念,例如“我没有辱骂他人,何来网络暴力?”或是“对于恶行,我愿意采取反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兼新闻与社会发展中心研究员董晨宇在《DOU来聊聊》访谈节目中,对网友们的疑惑进行了详细解答,探讨了网络暴力的危害、常见误解及其应对策略。

访谈内容摘要:

  • 网络暴力的界定:尽管法律尚未给出明确定义,董晨宇依据2023年发布的《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侮辱、诽谤及人肉搜索等行为均属网络暴力范畴。他列举了几起近期影响重大的网络暴力事件,指出这些事件通常具备两大特点:群体性质与线上线下双重负面影响。

  • 网络暴力的分类:董晨宇区分了“狭义”与“广义”的网络暴力概念。狭义的网络暴力指针对个人的恶意攻击行为,而广义的则泛指网络上的不文明言论,包括但不限于戏谑性留言。他以一例中学生上传二次元舞蹈视频后,收到大量数学题评论为例,强调此类行为虽具攻击性,但并非基于恶意攻击,应被视为网络不文明。

  • 以暴制暴的不当性:针对“对待恶人,我愿意以暴制暴”的观点,董晨宇指出这一做法可能导致“网友审案,死刑起步”的后果,即网络暴力演变为一种无限制的私刑,对社会失范行为产生过度惩罚。他认为,网络应允许批评,但批评应当旨在解决问题,而非针对个人。

  • 小剂量的网络暴力:董晨宇提到,虽然大范围、高关注度的网络暴力事件引起广泛关注,但在日常生活中,更常见的是小规模、短暂的网络暴力,其影响虽未广泛传播,却对个人造成实质性伤害。他建议,在面对网络暴力时,公众应避免成为“无意识的施暴者”,同时也不应让他人错误影响自己的生活。

  • 网络暴力的应对措施:董晨宇提供了三个关键策略:“保护”、“举报”和“咨询”。以抖音为例,用户可通过平台功能保护自己免受网络暴力,如开启评论和私信屏蔽,使用一键举报功能,并利用平台提供的免费法律咨询服务。

节目背景介绍

《DOU来聊聊》是一档于2024年初推出的访谈节目,旨在邀请多领域专家与有影响力的内容创作者,讨论争议性社会议题及互联网平台治理。此前,该节目已对网络不实信息、老年人触网安全、网络诈骗等话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未来,该节目将继续邀请嘉宾,聚焦更多互联网治理议题,提供专业见解与指导。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梁传玺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剂量讲师微小聊聊做客多数人大谈网暴DOU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