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韩国特约观察员 丁玲报道】近期,台湾地区遭遇了近25年来最强的地震,这一突发事件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投下了一颗震撼弹。成立于1987年的台积电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公司,为苹果、英伟达、高通等科技巨头提供着关键的芯片供应。其庞大的生产能力占据了全球半导体代工产量近七成,因此,一旦其生产线出现问题,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将面临严峻考验。
值得庆幸的是,经过初步评估,此次地震并未对台积电的核心生产设施和DRAM(动态随机存取内存)生产线造成重大影响,这无疑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然而,这一事件也再次凸显了半导体供应链集中于特定地区的潜在风险,以及全球对供应链多元化的需求日益增强的趋势。
当前,台湾地区频繁的自然灾害,如2021年和2023年的严重干旱,已经引发了对半导体产能可能受到影响的担忧。在半导体生产过程中,水的需求量巨大,特别是在先进工艺中,水的消耗量随着技术进步而增加。即便这次地震的影响较预期轻微,未来的不可预测事件仍然可能对台积电的生产活动构成威胁,加剧了供应链单一性带来的风险。
另一方面,美国和日本都在积极推行本土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战略。4月初,日本宣布将为致力于研发高端半导体技术的公司Lapidus提供高达5900亿日元的资金支持,计划在2025年试产2纳米产品,并于2027年开始大规模生产。与此同时,美国白宫宣布,将为英特尔提供最高可达85亿美元的直接资金补助和110亿美元的优惠贷款,旨在通过《半导体法案》等措施,将本国在全球半导体产量中的份额从目前的不足10%提升至20%。
面对台湾地震带来的挑战,韩国的半导体企业可能迎来新的机遇。《文化日报》援引韩国KB证券研究员金东元的观点指出,由于部分台积电水管损坏,导致前端工艺设备出现系统问题,需要额外的检查和修复,这使得台积电的生产设施恢复到正常状态需要一定时间。金东元认为,韩国的半导体产业,特别是存储半导体和代工半导体领域,因其供应链的多元化潜力,有望从中受益,并获得长期的发展机会。预计三星电子、SK海力士、三星电机等韩国企业将在这场全球供应链重构中扮演重要角色。